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日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共提及“養老”15次、“老人”2次,主要包含以下內容: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養老金上調 |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減稅降費 |
全國兩會關提案:于房產稅 |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退休漲工資 |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國企下崗職工 |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鄉村醫生 |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教師工資 |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房價 |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退役軍人士兵 |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教育話題 |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降低社保費率 |
全國兩會提案:關于社會撫養費 |
1.加大基本養老、基本醫療等保障力度
在回顧去年工作時,報告提到“加大基本養老、基本醫療等保障力度”,以及“建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從每月70元提高到88元”。
2.關注群眾對“養老”方面的期待
報告同時也強調,“在教育、醫療、養老、住房、食品藥品安全、收入分配等方面,群眾還有不少不滿意的地方。”
3.加快推進養老保險省級統籌改革
在部署今年工作任務時,報告明確提出,下調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各地可降至16%。
此外,加快推進養老保險省級統籌改革,繼續提高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比例、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
李克強總理強調,既要減輕企業繳費負擔,又要保障職工社保待遇不變、養老金合理增長并按時足額發放,使社保基金可持續、企業與職工同受益。
4.大力發展養老特別是社區養老服務業
在部署“推動消費穩定增長”的有關工作中,報告提出,要大力發展養老特別是社區養老服務業,對在社區提供日間照料、康復護理、助餐助行等服務的機構給予稅費減免、資金支持、水電氣熱價格優惠等扶持,新建居住區應配套建設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改革完善醫養結合政策,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讓老年人擁有幸福的晚年,后來人就有可期的未來。
5.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
在“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和政策”方面,報告指出,推進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建設。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落實退役軍人待遇保障,完善退役士兵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險接續政策。
6.抓緊落實和完善跨省異地就接結算
報告指出,抓緊落實和完善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政策,盡快使異地就醫患者在所有定點醫院能持卡看病、即時結算,切實便利流動人口和隨遷老人。
7.保障婦女、兒童、老人、殘疾人合法權益
在“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方面,報告強調,保障婦女、兒童、老人、殘疾人合法權益。
在3月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的記者會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連維良表示,黨中央、國務院對城市養老一床難求問題高度重視。將通過“增能力、提質量、優結構”等一系列綜合措施,加快解決養老領域總量不足、質量不優、發展不平衡的問題。
1.增加養老服務能力
政府將加大中央預算內投資,進一步放寬社會資本準入,多措并舉增加服務供給。今后三到五年,將大幅度增加各類養老服務床位,通過城企聯動等方式,使普惠性養老床位增加一百萬張以上。
2.著力提升養老服務質量
要求各相關部門將把提升養老服務質量作為行業監管的重中之重,通過規范服務標準來提高質量,通過加強人才培養培訓來提高質量,通過完善支持政策來提高質量,通過加強信用監管來提高質量。
3.不斷優化養老服務供給結構
政府在保好基本、兜住底線的基礎上,要大力支持非基本養老服務多元化發展,努力滿足多層次、多樣化需求。
在服務對象和內容上,要促進護理型養老床位達到50%以上,醫養結合的深度和水平大幅提升。
在能力布局上,要加大對貧困地區、邊遠農村的傾斜支持,消除服務盲區。
要更多地發揮社區作用,引導優質養老服務機構進社區。大力發展各類像日間照料、康復護理、助行助餐等多元化社區服務,使社區群眾能夠就近享受更便捷、高質量的養老服務。
3月7日:養老金中央調劑制度解決部分省收支壓力較大問題
3月7日,在兩會記者會上,財政部部長劉昆就養老金中央調劑制度進行說明。
劉昆表示,目前,全國社會保險基金整體上是收大于支的,能夠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中央調劑制度正是為了消除受人口老齡化加劇和人口流動不均衡等因素造成的部分省收支壓力較大的問題。
1.提高調劑比例
劉昆表示,要進一步加大調劑力度,將調劑比例提高到3.5%,預計全年中央調劑基金規模將達到6000億元左右,進一步緩解個別省份基金收支壓力。
2.加大補助力度
此外,要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擬安排中央財政基本養老金轉移支付預算7392億元,同比增長10.9%,重點向基金收支矛盾較為突出的中西部地區和老工業基地省份傾斜。
3.彌補收支缺口
對于通過中央調劑和中央財政補助后基金仍存在滾存缺口的省份,將按照中央和地方共同負擔的原則,彌補基金收支缺口。
4.加快規范養老保險省級統籌
劉坤表示,將不斷鞏固現有養老保險省級統籌的成果,并進一步規范有關政策。在此基礎上,推動盡快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
據財政部部長介紹,今年全國所有省均可達到收支平衡,中央調劑制度快速的解決了目前最迫切的問題,不僅如此,在去年底,國家也在開源方面做出一定嘗試,例如,劃撥國企10%股權至社保基金,但仍無法改變社保基金積累來源單一的格局,相較于第一二支柱,最大的空間還在于第三支柱的發展。
3月9日,商務部部長鐘山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中國下一步將發展服務消費,優化服務供給。他指出,服務消費是新的增長點,但還存在不少短板。下步要著力補短板。
在鐘山看來,現在,養老服務是個明顯的短板。我國人口老齡化在加快,據有關方面統計,現在我們每年大概要增加800多萬老齡人口,為這些老齡人口提供養老服務,是有很大挑戰的。比如說,全國老齡人口的床位每年短缺200多萬個。
這個退休人員的養老金繼續上調,這是在3月5號,預算和規劃基金當中提出的一個方案。也就是說基本養老金繼續調整,那么它的調整比例大概是5%,所以說根據這樣的一個比例,實際上我們大致可以得知,每一名退休人員具體能夠增長多少錢的待遇。
為什么這個大概比例公布以后,我們就可以具體得知什么樣的待遇呢,實際上這個是很簡單的,因為2018年養老金的調整比例也是5%,所以說調整比例如果維持在5%這樣一個水平的話,那么實際上我們的退休人員的退休金調整方式方法幾乎是跟去年是一致的,所以說我們可以套用去年的一個調整方案來,大致計算出我們每一個人可以獲得多少錢。
當然對于我們退休超過兩年以上的退休人員,實際上是無需計算的,因為你根據去年的這個調整數額,就可以大致判斷出今年可以調整多少錢。舉個例子,比如說你2018年調整了200元的待遇那么,調整的這個養老金待遇應該來說也是在這200元左右,也就是不會低于190元,不會高于210元這樣一個標準。
因為具體的上調比例都是一模一樣的,所以說具體的調整方案幾乎是不會有太大的偏差,當然要說有一點偏差,是因為你的這個養老本金發生了一點點的變化,因為2018年的養老本金和2017年的養老本金肯定會是要多一些,所以說在這樣的一個前提下,那么你的這個養老金調整可能會略微的發生一點變化,但是這個變化并不會很大,所以說我們可以大致推算出你可以獲得多少錢的一個調整待遇。
我們都知道參加職工養老保險的個人,基本上按照15年交費的人,他基本上都可以獲得800元以上的一個退休金待遇,所以說在調整這個養老金待遇上,基本上都可以獲得一個100元以上的調整待遇,這是最低的一個調整標準。當然工資拿的越高的退休人員,也就是說我的這個退休工資在4000元以上的,甚至來說他的這個調整可以高達300元,所以說基本上我們退休人員退休工資每一年的調整會維持在100元到300元左右,這樣一個水平。
在這里我要聲明一點的是,這里只是包括職工養老保險退休待遇的調整,并不包括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調整,因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它是一個獨立的養老保險,他跟我們的職工養老保險是截然不同的,他得調整調整個人基礎養老金部分,實際上多個地區已經公布了基礎養老金調整基本上是基礎養老金的基礎上增長了5塊錢,所以說領取居民養老金,個人他可以增長5塊錢的一個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