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力推進扶貧攻堅,貧困地區面貌有了新變化
以集中連片特困地區58個貧困縣為主戰場,以“六大突破”為重點,加大扶貧攻堅力度,全省減少貧困人口140萬人。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建成通建制村瀝青(水泥)路1萬公里,建制村通暢率達到70%,提高12個百分點;解決180萬貧困人口安全飲水問題,貧困地區自來水入戶率達到75%;貧困村動力電覆蓋率達到80%;改造農村危房20萬戶。在富民產業培育上,加快發展牛羊養殖、馬鈴薯、中藥材、林果、高原夏菜等特色產業,完成800個貧困村整村推進項目,扶貧對象人均純收入增幅高于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平均水平。在易地扶貧搬遷上,投入資金60.6億元,實施易地搬遷4.68萬戶23.34萬人。在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上,新建改擴建鄉鎮幼兒園316所,消除中小學D級危房151萬平方米,面向集中連片特困地區58個貧困縣定向招錄本專科學生8057名。實施貧困村衛生室建設項目1463個,通過民生實事項目招錄1500名醫學類大學畢業生到貧困鄉鎮衛生院工作。全省建咸6625個行政村“鄉村舞臺”,覆蓋率達到41.39%o在財政金融支持上,投入財政扶貧資金58.32億元,增長41.5%0新建貧困村金融服務網點401個,貧困村互助資金協會發展到3944個,面向貧困地區的小額貸款產品達到20多種,以貧困戶為主要對象的“雙聯”貸款、婦女小額擔保貸款、扶貧貼息貸款等金融產品達到10種以上,貧困地區貸款余額增長25.05%。全年累計發放支農再貸款223.48億元,辦理再貼現113億元,全年支農再貸款限額居全國第三位。在能力素質提升上,開展勞動力技能培訓43.4萬人,其中32.8萬人獲得職業資格證書,實施“兩后生”學歷培訓教育22萬人,貧困群眾創業就業能力不斷提高。
五、強化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全面推進社會事業發展
盡心竭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省級財政下達339億元資金,年初確定的10項23件為民實事全面完成。加強就業創業工作,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到89.5%。新增城鎮就業43.5萬人。輸轉城鄉勞動力538.6萬人,創勞務收入815.6億元。提升社會保障水平,城鄉低保標準提高15%,農村五保戶供養省級補助標準提高25.5%,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10%,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政府補助標準由年人均280元提高到320元,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由月人均60元提高到65元。首次為全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