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什么存在
——具有培養經濟社會轉型升級需要的人才的能力
在我國高等教育特別是高職教育蓬勃發展的當下,一個地區的行業企業可以從區域外的高職院校招攬人才,為何還需要當地高職院校的存在呢?被看中的恰恰是這所高職院校能滿足該區域行業企業對人才的實際需求,有“立地”的科技研發能力和“落地”的服務水;并且直接參與和作用于加速區域產業的轉型升級和社會發展。這就是高職院校辦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一般來說,找準出發點和落腳點并不難。但難的是,有沒有這個能力、有沒有用在既定的落腳點上以及如何科學合理地規劃、調動、激發這個能力的充分發揮。
從產業轉型升級方面來看,中山火炬職院致力提升技術研發服務當地行業企業的能力。一是堅持科技研發“立地”,實實在在地為企業和園區解決應用型的技術難題和攻關項目,對園區經濟建設的貢獻看得見、摸得著,成為全市科技攻關的“橋頭堡”,產生了1000多項專利,幾年的科技立項居全市高校之首。二是注重成果轉化。推進研發性教師工作室建設,搭建“教、研、產”一體化臺,實行項目化運作,推動了20余項科研成果的產業化。三是致力扶持小微企業上規模。通過校企合作方式,扶持了光大光學、奧多特、科普斯特等科技含量高的小微企業成長為規模企業。
但隨著開發區和翠亨新區經濟的發展,原有的行業企業在轉型升級的同時,又引進了大量的大中型企業,包括央企在內已有一千多家企業。一方面原有企業在轉型升級中需要大量與之相適應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新引進的企業同樣需要與之相適應的人才。作為開發區政府部門出資的大學,火炬職院的作為在哪里?從這個角度看,我們發現火炬職院既有發揮作用的廣闊空間,同時又有許多必須通過改革提升能力的地方。增強培養人才的針對性和能力,以及把培養的人才留在園區行業企業,是我們當前必須認真思考和重新審視的。從自身來說,一是師資隊伍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特別是骨干教師的潛能還沒有得到充分發揮;二是辦學形式的靈活性有待進一步增強;三是專業設置和專業結構與實際需求之間的協調性有待進一步提高。從外部來說,一是跟行業企業融
大學讀兩個專業需要什么條
時間:2024-09-23 08:0:12國家勵志獎學金與助學金區
時間:2024-09-23 08:0:25國家勵志獎學金評審標準是
時間:2024-09-23 08:0:35國家勵志獎學金申請理由150
時間:2024-09-23 08: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