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歷年,共365天,52周零1天;其中1月1日~12月26日為農歷庚午年(馬年),12月27日~12月31日為農歷辛未年(羊年),全年無農歷閏月;周王元年,鄭武公元年。
西周(歷時275年)(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滅商,西周開始
公元前841年:國人暴動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鎬京,西周結束。秦襄公帶領軍隊救援周王朝,并派兵護送周王東遷。因護送有功,襄公被封諸侯,秦正式成為諸侯國。
東周(前770年-前256年)
周朝的后半段。
周王室東遷洛邑以后到滅亡這段時間,歷史上稱為東周,以別于在這以前國都在鎬京時期的西周。東周首位君王為周王(宜臼),共傳25王,歷時515年,最后為秦所滅。
東周前半期,諸侯爭相稱霸,持續了二百多年,稱為“春秋時代”;后半期,剩下的諸侯大國繼續互相征戰,稱為“戰國時代”。
面對諸侯之間互相攻伐和兼并,邊境的外族又乘機入侵,天子不能擔負共主的責任,經常要向一些強大的諸侯求助。在這情況下,強大的諸侯便自居霸主。中原諸侯對四夷侵擾則以“尊王攘夷”口號團結自衛。
此時是中國的春秋時期,以下是本年發生的大事。
周王遷都雒邑,東周開始。周王遷到雒邑,中國歷史進入春秋時期。各諸侯之間進行了頻繁的戰爭,史稱春秋爭霸。
1.王東遷
周王元年(前七七?),周幽王被犬戎殺于驪山之下以后,申侯、魯侯、許文公等諸侯擁立太子宜臼繼位,即周王。周王見周都鎬京殘破,遂東遷于雒邑(今河南洛陽),以避戎寇。此后的周王朝,史稱東周。
2.秦襄公列為諸侯
周王元年(前七七?),王東遷時,秦襄公率兵護送。王封襄公為諸侯,并將岐山以西之地賜秦。秦從此列為諸侯,得與諸互通使臣,致聘享之禮。
3.秦立西寺
周王元年(前七七?),秦襄公受封為諸侯,用馬駒、黃牛、羝羊各三只為犧牲,筑祭祀神明,其地稱為西寺。秦作西寺,表明自己有祭祀神明的資格,這在等級制度森嚴的周代,是一種僭越行為。
4.犬戎攻破鎬
公元前770年,北方少數民族犬戎攻破都城鎬(今陜西西安),大肆掠奪,鎬殘破狼藉,無以成都。
dna水解后得到的產物是什么
時間:2023-09-16 21:0:39invention可數嗎
時間:2023-09-13 09:0:04地球大氣層從低到高依次是
時間:2023-09-18 07:0:54宇文新州之懿范句式
時間:2023-09-21 15: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