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平均工資是一項重要的經濟數據,歷來為公眾所關注,也往往出現對這一數據內涵和意義的不同解讀,“被平均”“拖后腿”“拉仇恨”之類的抱怨或質疑,某種程度上緣于對平均工資缺乏準確的理解。職工平均工資是企業、事業、機關單位的職工在一定時期內平均每人所得的貨幣工資額。首先其范圍是所有獲取工資收入的職工,包括國有、非國有企業,機關事業單位;其次是年度平均貨幣工資額,不僅包括職工的應發收入,還包括用人單位為職工繳納的各種保險、住房公積金等附著在工資上的各種貨幣性收入;再次是“在崗”人員工資額,不“在崗”的職工、沒有納入統計范圍內的顯性和隱性失業勞動人口不包括在內。本文小編將為你介紹關于重慶最新的平均工資數據,重慶評價工資排名的相關信息。由于數據官方暫未公布,以下數據摘自2018年重慶平均工資數據。
全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70889元,與2016年的65545元相比,增加了5344元,同比名義增長8.2%,增速比2016年回落0.1個百分點。其中,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73272元,同比名義增長8.7%,增速加快0.2個百分點。扣除物價因素,2017年全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實際增長7.1%。
2017年重慶市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50450元,與2016年的47345元相比,增加了3105元,同比名義增長6.6%,增速比2016年回落0.5個百分點。扣除物價因素,2017年重慶市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實際增長5.5%。
一、平均工資增長的主要原因
(一)宏觀經濟支撐。2017年,市委市政府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為實現工資增長奠定基礎。2017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9.3%,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4個百分點;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3.0%,其中稅收收入增長7.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9.4%;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11.9%。從其他指標看,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穩步增長也能得到印證,2017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53元,比上年增長9.6%,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93元,增長8.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38元,增長9.4%。
(二)增資政策助推。近年來,市政府不斷完善收入分配機制,保持較強的增資政策力度,為工資的增長提供了政策支撐。機關單位推進公車改革,實施公車補貼,機關和部分事業單位推進績效考核等措施都促進工資較快增長。
(三)新動能加快成長推動了產業結構升級。2017年,以互聯網和相關服務為代表的現代新興服務業增速明顯快于傳統服務業,相關行業工資增長也反映了這一格局的變化。城鎮非私營單位和私營單位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平均工資水平均較高增速加快,分別增長11.5%和15.2%,增速均比上年提高3.4個百分點,分別高于城鎮非私營單位和私營單位平均水平3.3和8.6個百分點。城鎮非私營單位中的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平均工資增長10.2%,比上年提高3.6個百分點,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0個百分點。
二、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工資水平的主要特征
(一)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名義增速回落,實際增速加快。
2017年重慶城鎮非私營單位和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名義增速分別比上年回落0.1和0.5個百分點,由于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較2016年下降,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速分別加快0.8和0.3個百分點。
(二)地區間平均工資差距擴大。
分片區看,2017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平均工資差異較大,年平均工資由高到低依次是主城片區、渝東南片區、渝西片區和渝東北片區,分別為78162元、70309元、63619元和62507元。最高和最低片區的平均工資之比為1.25,差距較去年擴大0.01。
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由高到低依次是主城片區、渝西片區、渝東北片區和渝東南片區,分別為53252元、51144元、45334元和42027元。最高和最低片區的平均工資之比為1.27,比上年擴大0.02。
(三)行業間平均工資差距仍然明顯。
分行業看,不同行業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存在較大差距。城鎮非私營單位年平均工資最高行業(金融業123836元)與最低行業(住宿和餐飲業38974元)之差為84862元,比2016年的89282元相比差距有所縮小,但仍然較大;城鎮私營單位年平均工資最高的行業(金融業68140元)與最低行業(住宿和餐飲業37879元)之差為30261元,比2016年的26540元相比差距繼續擴大。
(四)不同崗位平均工資差距縮小。
就崗位工資統計總體情況看,中層及以上管理人員平均工資最高,是全部就業人員平均水平的2.11倍;社會生產服務和生活服務人員平均工資最低,是全部就業人員平均水平的74.5%。崗位平均工資最高與最低之比為2.83,比去年縮小0.05。
不同地區、不同登記注冊類型和不同行業的相同崗位工資也存在顯著差異,以中層及以上管理人員為例,最高與最低之比為分別為1.49、2.35和2.48。
三、用平均工資數據反映個人工資水平的局限
重慶市統計局發布的各類平均工資數據反映的是全市或某一類單位、某個行業的平均水平。由于工資分布是典型的偏態分布,即少數人工資水平較高,多數人工資水平較低,所以多數人的工資水平會低于平均工資。以城鎮非私營單位為例,平均工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有7個行業,就業人員僅占31.6%;平均工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有12個行業,就業人員占68.4%。其中,制造業和建筑業就業人員分別為83.78萬人和97.74萬人,占全部非私營單位的44.7%,制造業平均工資65745元,同比增長5.1%,建筑業平均工資54221元,同比增長5.2%,分別低于全市平均水平5144元和16668元,差距較去年繼續擴大。對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而言,其年平均工資更低,僅50450元,為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水平的71.2%。
目前開展的崗位工資統計只調查聯網直報的規模以上單位,2017年涉及16個行業門類的2.41萬家單位,沒有包括這些行業的規模以下企業和事業單位,以及農、林、牧、漁業,金融業,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這三個行業的單位。具體到某一個單位,不同崗位間的工資差也較大。如前文所述,即使是相同崗位,其平均工資在不同地區、不同登記注冊類型和不同行業間也存在一定差距。
四、平均工資的計算方式
平均工資指企業、事業、機關單位的職工在一定時期內平均每人所得的貨幣工資額,它表明一定時期職工工資收入的高低程度,是反映職工工資水平的主要指標。
平均工資計算公式為:平均工資=報告期實際支付的全部職工工資總額/報告期全部職工平均人數。
滁州現在是幾線城市,
時間:2024-02-10 03:0:05黃山現在是幾線城市,
時間:2024-02-10 03:0:03安慶現在是幾線城市,
時間:2024-02-10 03:0:24銅陵現在是幾線城市,
時間:2024-02-10 03: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