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6q0um"></strike>
  • <strike id="6q0um"><s id="6q0um"></s></strike>
  • <ul id="6q0um"></ul><strike id="6q0um"></strike>

    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 > 工傷保險 > 正文

    2019年湖北省工傷保險實施辦法【全文】

    更新:2023-09-17 17:27:06 高考升學網

    各市、州、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和《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結合我省實際,現就貫徹落實新修訂的《湖北省工傷保險實施辦法》(省政府令第375號,以下簡稱新《辦法》),進一步做好工傷保險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進一步完善工傷保險政策體系

      (一)工傷保險參保。嚴格落實將用人單位參加工傷保險作為安監部門審核安全生產許可證、林業部門核發或年審換發木材經營(加工)批準書前置條件的規定,嚴格落實建設項目參加工傷保險作為核發施工許可證(開工報告)的前置條件的規定。農民工較為集中、工傷風險程度較高的建筑施工、礦山等企業可以按照項目、產量參加工傷保險,優先辦理參保手續。把用人單位參加工傷保險情況作為勞動保障監察和社會保險稽核的重點,并在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進行公示。

      (二)工傷認定。對于事實清楚、權利義務明確、沒有爭議的工傷認定申請,可采取簡便快捷的認定程序,15日內作出工傷認定決定。對于未簽訂勞動合同的,可參照工資支付憑證、工作證、考勤記錄及其他勞動者證言等確認事實勞動關系。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30日內提交有效證明材料,非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逾期未提交的,可以依據受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提供的材料進行認定。工傷認定調查應當配備必要的攝影、錄音、錄像等專業器材。

      (三)勞動能力鑒定管理。大力推行網上申報、專家鑒定制度。嚴格依據《勞動能力鑒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國家標準和《職工非因工傷殘或因病喪失勞動能力程度鑒定標準(試行)》進行鑒定,確保鑒定結論客觀公正。對臥床不起等行動不便的傷病職工,可以組織專家上門進行勞動能力鑒定。

      (四)工傷保險待遇調整。省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根據經濟發展、居民收入水平、物價變動和財政承受能力等情況,適時調整工傷職工傷殘津貼、因工死亡職工供養親屬撫恤金、生活護理費。各地應按照全省統一部署,做好工傷保險待遇調整、發放工作。已經領取基本養老金或者已經死亡以及按有關規定一次性領取長期待遇終止工傷保險關系的工傷人員,不參加傷殘津貼待遇調整。各地調整工傷保險待遇的政策文件及調整情況應及時報送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備案。

      (五)醫療康復。加快建立工傷醫療康復服務網絡監控平臺,將工傷職工和醫療康復服務機構的就醫診療行為納入網上監控系統,加強對協議機構的管理和工傷醫療康復費的監控。積極推行工傷醫療康復費用網上結算,探索對部分單病種實行定額付費的方式,有效控制工傷醫療康復費用不合理支出,防止過度醫療康復和騙取工傷保險基金現象的發生。

      二、全面推進工傷保險事業發展

      (一)深入推進工傷保險擴面征繳工作。加大工傷保險政策法規宣傳力度,營造有利于擴面征繳的濃厚氛圍。按照職業人群全覆蓋要求,結合全民參保登記計劃,以建筑施工項目和家庭服務業、農村企業、互聯網企業為重點,大力實施“同舟計劃”,層層分解擴面任務,細化落實工作責任,確保應保盡保。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原則,根據工傷保險費使用、工傷發生率、職業病危害程度等情況,依照國家制定的工傷保險費率政策,準確確定用人單位適用的行業分類,科學制定行業基準費率具體標準和費率浮動辦法,合理確定用人單位的費率,依法征繳工傷保險費,確保應收盡收。

      (二)扎實開展工傷預防試點工作。堅持預防優先,加強工傷預防的宣傳、培訓,增強用人單位和職工的守法維權意識,促進各項工傷保險政策及安全生產措施的落實,從源頭上減少工傷事故的發生。實行工傷保險行業差別費率和單位浮動費率,根據工傷保險基金支繳率和工傷發生率、職業病危害程度,調整用人單位工傷保險繳費費率,運用經濟杠桿引導用人單位加強工傷預防工作。深入開展工傷預防試點,建立工傷預防部門協作機制,將工傷預防費用列為工傷保險基金支出項目。工傷預防費實行項目管理,探索工傷預防費的績效評估辦法,提高使用效率。工傷預防試點城市在保證工傷保險待遇支付和儲備金儲存的前提下,用于工傷預防的費用控制在本統籌地區上年度工傷保險基金征繳收入的2%左右。工傷保險預防費使用管理辦法由省人社廳另行制定。

      (三)加快構建工傷康復服務體系。深入實施《工傷康復服務項目(試行)》和《工傷康復服務規范(試行)》(修訂版),完善康復治療準入、康復早期介入、康復評估考核、康復治療終結以及先康復治療、后鑒定補償工作機制。充分利用現有衛生計生、工會、民政、殘聯等醫療和康復資源,采取購買服務方式,建立以省級和區域工傷康復中心為主體、社會醫療康復機構為補充的工傷康復服務體系,提高工傷康復服務水平。

      (四)積極推進工傷保險信息化建設。各地應順應“互聯網+”發展趨勢,加快推行網上業務經辦,推動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網上申報,為參保單位及其職工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建立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工傷保險經辦業務間的功能銜接、信息共享的工傷保險信息系統,推進工傷保險統計網上直報。

      (五)著力提高工傷保險經辦服務水平。各地工傷保險經辦機構應設立登記、征繳、業務、財務、信息、稽核、檔案等管理部門,明確崗位職責,建立管理、服務、監督、考核等工作制度,保證業務經辦規范、便捷、高效、優質。嚴格按照經辦規程開展社會保險登記,工傷保險費征繳,工傷醫療、康復與輔助器具配置管理,工傷待遇審核,工傷待遇和專項費用支付,財務管理,信息管理,稽核監督,權益記錄與服務等經辦業務,實行社會保險費統一征繳和支付。加強人社部門與地稅部門的協調,做好工傷保險有關業務的銜接工作。

      三、切實加強對貫徹實施新《辦法》的組織領導

      工傷保險工作政策性強,敏感度高,涉及廣大職工和用人單位的切身利益,關系社會和諧穩定。各地要加強領導,采取有力措施,切實做好新《辦法》的培訓、宣傳和貫徹實施工作。

      (一)完善工作機制。各地要充分認識推進工傷保險工作的重要性,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安排,強化保障措施,形成政府主導、各方參與、分工負責、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建立健全由同級政府負責同志任組長,人社、公安、民政、財政、住建、交通運輸、衛生計生、審計、林業、地稅、工商、安監、工會等部門為成員的工傷保險工作領導小組,完善聯席會議、考核獎懲、監督檢查和責任追究制度,明確各成員單位責任,及時研究解決新情況新問題,加強溝通,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各級人社部門應發揮牽頭作用,主動做好銜接協調服務工作,并加強工傷預防、補償、康復三位一體制度體系建設,依法開展工傷保險參保擴面、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和工傷保險經辦業務。各級公安機關應依法對職工交通事故進行調查、認定,及時向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供與工傷認定有關的證明材料。各級財政部門應對勞動能力鑒定、工傷認定調查等所需經費給予保障。各級衛生計生部門應督促醫療機構依法開展職業健康檢查、職業病診斷、鑒定和救治工作,及時向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供與工傷認定有關的證明材料,并對醫療機構及其從業人員提供虛假診斷證明、虛假病歷等行為依法依規追究責任。各級地稅部門應依據工傷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的用人單位繳費金額向用人單位按月征收工傷保險費,加強征管,督促用人單位依法繳納工傷保險費。各級工會組織應督促用人單位參加工傷保險,健全工傷預防制度,對用人單位違反社會保障法律、法規,侵犯工傷職工合法權益的行為,要求其予以糾正。各級民政、交通運輸、審計、工商、安監等部門應按照各自職責,協助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做好工傷保險相關工作。

      (二)抓好學習培訓。各地要組織工傷保險行政部門、經辦機構、勞動能力鑒定機構等相關單位的工作人員認真學習新《辦法》,通過有計劃、分層次、多形式地培訓,使工作人員全面準確把握新《辦法》的精神實質和主要內容,自覺貫徹落實。

      (三)廣泛開展宣傳。各地要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等新聞媒體的優勢和作用,全方位開展宣傳工作,普及工傷保險知識,增強廣大職工的維權意識和用人單位遵法守法的自覺性,為新《辦法》順利實施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四)完善配套政策。各地要根據新《辦法》的規定和授權,制定實施細則和配套政策,抓緊清理、修改或廢止與新《辦法》不相符合的規范性文件,實現政策和制度的平穩過渡,確保新《辦法》的有效實施。

      本意見自印發之日起執行,此前有關規定與本意見不一致的,按本意見執行。


    相關文章

    最新圖文

    達州工傷十級傷殘賠償標準2

    時間:2024-03-25 05:0:41

    廣安工傷十級傷殘賠償標準2

    時間:2024-03-25 05:0:24

    宜賓工傷十級傷殘賠償標準2

    時間:2024-03-25 05:0:47

    南充工傷十級傷殘賠償標準2

    時間:2024-03-25 05:0:18
    天天综合亚洲色在线精品| 亚洲明星合成图综合区在线| 亚洲色欲色欲综合网站| 亚洲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 wwwxxx亚洲| 亚洲欧洲精品在线| 亚洲综合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桃|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中文| 日本红怡院亚洲红怡院最新|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专区| 亚洲免费人成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HE| 国产日韩亚洲大尺度高清|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孑伦AS | 亚洲kkk4444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图片网站| 中文日韩亚洲欧美制服|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 | 亚洲伊人色一综合网| 亚洲午夜在线播放| 色偷偷噜噜噜亚洲男人| 一区二区三区亚洲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7777|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线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 激情内射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爱妻 | 亚洲成AV人片高潮喷水| 亚洲Aⅴ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软件 亚洲AⅤ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综合激情五月色一区| 日产国产精品亚洲系列| 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人妖| 亚洲综合激情九月婷婷| 亚洲人成色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