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高考升學(xué)網(wǎng) > 作文素材 > 正文
1、無邊家國事,并入雙蛾翠。——秋瑾《菩薩蠻·寄女伴》
2、突兀壓神州,崢嶸如鬼工。——岑參《與高適薛據(jù)同登慈恩寺浮圖》
3、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兮擊鳴鼓。——屈原《國殤》
4、夢里相思,故國王孫路。——陳子龍《點(diǎn)絳唇·春日風(fēng)雨有感》
5、日日望鄉(xiāng)國,空歌白苧詞。——張籍《薊北旅思》
6、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7、七國三邊未到憂,十三身襲富侯。——李商隱《富少侯》
8、長劍倚天誰問,夷甫諸人堪笑,西北有神州。——辛棄疾《水調(diào)歌頭·送楊民瞻》
9、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五》
10、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duì)宮娥。——李煜《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
11、秋風(fēng)萬里芙蓉國,暮雨千家薜荔村。——譚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12、誰使神州,百年陸沉,青氈未還?悵晨星殘?jiān)拢敝莺澜堋!惾私堋肚邎@春·丁酉歲感事》
13、得相能開國,生兒不象賢。——?jiǎng)⒂礤a《蜀先主廟》
14、出不入兮往不反,原忽兮路超遠(yuǎn)。——屈原《國殤》
15、雞鳴紫陌曙光寒,鶯囀皇州春色闌。——岑參《奉和中書舍人賈至早朝大明宮》
16、如何亡國恨,盡在大江東!——屈大均《秣陵》
17、昨夜上皇新授?,太真含笑入簾來。——張祜《集靈臺(tái)·其一》
18、金甌已缺總須補(bǔ),為國犧牲敢惜身!嗟險(xiǎn)阻,嘆飄零。——秋瑾《鷓鴣天·祖國沉淪感不禁》
19、荊山長號(hào)泣血人,忠臣死為刖足鬼。——李白《鞠歌行》
20、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陸沉?。——鄭思肖《二礪》
21、象床錦帳無言語,從此譙周是老臣。——溫庭筠《過五丈原》
22、只有精忠能報(bào)國,更無樂土可為家。——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亞子懷人韻》
23、終是圣明天子事,景陽宮井又何人。——鄭畋《馬嵬坡》
24、小來思報(bào)國,不是愛封侯。——岑參《送人赴安西》
25、故國山川,故園心眼,還似王粲登樓。——周密《一萼紅·登蓬萊閣有感》
26、山圍故國繞清江,髻鬢對(duì)起。——周邦彥《西河·大石金陵》
27、朔南方偃革,河右暫揚(yáng)旌。——張九齡《奉和圣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
28、漢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親歸去來。——王之渙《涼州詞二首》
29、尚憶先朝多樂事,孝皇曾為兩宮開。——王守仁《元夕二首》
30、殊方日落玄猿哭,舊國霜前白雁來。——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31、人情展轉(zhuǎn)閑中看,客路崎嶇倦后知。——辛棄疾《鷓鴣天·送歐陽國瑞入?yún)侵小?/p>
32、多少六朝興廢事,盡入漁樵閑話。——張?《離亭燕·一帶江山如畫》
33、形勝三分國,波流萬世功。——潘大臨《江間作四首·其三》
34、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屈原《國殤》
35、埋沒錢塘歌吹里,當(dāng)年卻是皇都。——魏大中《臨江仙·埋沒錢塘歌吹里》
36、短篷炊飲鱸魚熟,除卻松江枉費(fèi)詩。——辛棄疾《鷓鴣天·送歐陽國瑞入?yún)侵小?/p>
37、白馬金鞍從武皇,旌旗十萬宿長楊。——王昌齡《青樓曲二首》
38、幾回憶,故國莼鱸,霜前雁後。——潘希白《大有·九日》
39、一寸丹心圖報(bào)國,兩行清淚為思親。——于謙《立春日感懷》
40、閑夢遠(yuǎn),南國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遠(yuǎn),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李煜《望江南·閑夢遠(yuǎn)》
41、紛披乍依迥,掣曳或隨風(fēng)。——李世民《詠興國寺佛殿前幡》
42、故國且回首,此意莫匆匆。——楊炎正《水調(diào)歌頭·把酒對(duì)斜日》
43、宮中羯鼓催花柳,玉奴弦索花奴手。——蘇軾《虢國夫人夜游圖》
44、一破夫差國,千秋竟不還。——李白《西施》
45、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揚(yáng)子江》
46、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屈原《國殤》
47、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王維《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
48、青春元不老,君知否。——辛棄疾《感皇恩·滁州為范?壽》
49、天意眷我中興,吾皇神武,踵曾孫周發(fā)。——黃中輔《念奴嬌·炎精中否》
50、澤國江山入戰(zhàn)圖,生民何計(jì)樂樵蘇。——曹松《己亥歲二首·僖宗廣明元年》
51、咸言上國繁華,豈謂帝城羈旅。——子蘭《秋日思舊山》
52、十二闌干,故國三千里。——王庭筠《鳳棲梧·衰柳疏疏苔滿地》
53、可憐報(bào)國無路,空白一分頭。——楊炎正《水調(diào)歌頭·登多景樓》
54、使李將軍,遇高皇帝,萬戶侯何足道哉。——?jiǎng)⒖饲f《沁園春·夢孚若》
55、天時(shí)懟兮威靈怒,嚴(yán)殺盡兮棄原野。——屈原《國殤》
56、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羅隱《西施》
57、鸚鵡殊姿致,鸞皇得比肩。——胡皓《同蔡孚起居詠鸚鵡》
58、於中應(yīng)有,一個(gè)半個(gè)恥臣戎。——陳亮《水調(diào)歌頭·送章德茂大卿使虜》
59、生未報(bào)國,留作忠魂補(bǔ)。——楊繼盛《就義詩》
60、扈蹕老臣身萬里,天寒來此聽江聲!。——陸游《龍興寺吊少陵先生寓居》
61、詩界千年靡靡風(fēng),兵魂銷盡國魂空。——梁啟超《讀陸放翁集》
62、忽憶周天子,驅(qū)車上玉山。——李賀《馬詩二十三首·其三》
63、玉梅消瘦,恨東皇命薄。——汪元量《傳言玉女·錢塘元夕》
64、愿得此身長報(bào)國,何須生入玉門關(guān)。——戴叔倫《塞上曲二首》
65、野臣潛隨擊壤老,日下鼓腹歌可封。——鮑防《元日早朝行》
66、為君既不易,為臣良獨(dú)難。——曹植《怨歌行》
67、西北神州,依舊一新亭。——元好問《江城子·醉來長袖舞雞鳴》
68、行人莫問當(dāng)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許渾《咸陽城東樓》
69、報(bào)國無門空自怨,濟(jì)時(shí)有策從誰吐。——吳潛《滿江紅·送李御帶珙》
70、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張耒《和端午》
71、乃翁知國如知兵,塞垣草木識(shí)威名。——黃庭堅(jiān)《送范德孺知慶州》
72、素臣稱有道,守在於四夷。——田錫《塞上曲》
73、為奏薰琴唱,仍題寶劍名。——張九齡《奉和圣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
74、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王安石《桂枝香·登臨送目》
75、六朝舊事,一江流水,萬感天涯暮。——張榘《青玉案·被檄出郊題陳氏山居》
76、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張祜《宮詞·故國三千里》
77、指點(diǎn)六朝形勝地,惟有青山如壁。——薩都剌《念奴嬌·登石頭城次東坡韻》
78、生端有活國計(jì),百不一試髓九京。——黃庭堅(jiān)《送范德孺知慶州》
79、堂上謀臣尊俎,邊頭將士干戈。——?jiǎng)⑦^《西江月·堂上謀臣尊俎》
80、故國如塵,故人如夢,登高還懶。——詹玉《醉蓬萊·歸故山》
81、為問花何在,夜來風(fēng)雨,葬楚宮傾國。——周邦彥《六丑·落花》
82、關(guān)山萬里作雄行。——秋瑾《鷓鴣天·祖國沉淪感不禁》
83、地下千年骨,誰為輔佐臣。——戎昱《詠史》
84、列國周齊秦漢楚,贏,都變做了土。——張養(yǎng)浩《山坡羊·驪山懷古》
85、國事如今誰倚仗,衣帶一江而已。——文及翁《賀新郎·西湖》
86、獨(dú)憐京國人南竄,不似湘江水北流。——杜審言《渡湘江》
87、家國興亡自有時(shí),吳人何苦怨西施。——羅隱《西施》
88、且憑天子怒,復(fù)倚將軍雄。——高唔《塞下曲》
89、他鄉(xiāng)生白發(fā),舊國見青山。——司空曙《賊后送人北歸》
90、漢臣曾此作縲囚,茹血衣毛十九秋。——汪遵《詠北海》
91、家國興亡身獨(dú)存,玉容還受楚王恩。——汪遵《息國》
92、男兒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橋畔淚。——?jiǎng)⒖饲f《玉樓春·戲林推》
93、銜冤只合甘先死,何待花間不肯言。——汪遵《息國》
94、歌鐘旋可望,衽席豈難行。——張九齡《奉和圣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
95、秋送新鴻哀破國,晝行饑虎?空林。——鄭思肖《二礪》
2025高考熱點(diǎn)作文素材及解析
時(shí)間:2024-05-24 06:0:11高考作文萬能素材積累與運(yùn)
時(shí)間:2024-04-18 09:0:222025高考作文發(fā)生的熱點(diǎn)事
時(shí)間:2024-04-10 09:0:022025高考作文熱點(diǎn)素材時(shí)事
時(shí)間:2024-04-06 07: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