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末是兩秒。一秒末是時間點,兩秒初也是時間點。一秒和兩秒是連續的,兩個點是重合的一秒末是指第一秒內,一秒末就是第一秒的最后位置,也就是第二秒的開始。
人們最早是利用地球自轉運動來計量時間的,基本單位是平太陽日。19世紀末,將一個平太陽日的1/86400作為一秒,稱作世界時秒。
由于地球的自轉運動存在著不規則變化,并有長期減慢的趨勢,使得世界時秒逐年變化,不能保持恒定。因此,按此定義復現秒的準確度只能達到一億分之一秒。
1960年國際計量大會決定采用以地球公轉的運動為基礎的歷書時秒作為時間單位,即將1900年初附近,太陽的幾何平黃經為279°41'48".04的瞬間作為1900年1月O日12時整,從該時刻起算的回歸年的1/31556925.9747作為一秒。按此定義復現秒的準確度提高到十億分之一秒。
1967年,國際計量大會決定采用原子秒定義取代歷書時秒定義。即將銫-133原子基態的兩個超精細結構能級之間躍遷相對應輻射周期的9192631770倍所持續的時間定義為一秒。按此定義復現秒的準確度已優于十萬億分之一秒。
1960年以前,CIPM(國際計量大會)以地球自轉為基礎,定義以平均太陽日之86400分之一作為秒定義。即1 Second = 1/86400 Mean Solar day其穩定度在10-8左右。
1960~1967年CIPM改以地球公轉為基礎,定義西元1900年為平均太陽年。秒定義更改為:一秒為平均太陽年之31556925.9747分之一。1 Sec = 1/31556925.9747 Solar Year at 1900穩定度約為10-9。
dna水解后得到的產物是什么
時間:2023-09-16 21:0:39invention可數嗎
時間:2023-09-13 09:0:04地球大氣層從低到高依次是
時間:2023-09-18 07:0:54宇文新州之懿范句式
時間:2023-09-21 15: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