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泥沙來源可分為兩個區域:陜區間的黃土高原、渭河。黃河的中游流經了土質疏松的黃土高原,這里植被遭到破壞,地表得不到保護,在夏季多暴雨的情況下,出現嚴重的水土流失現象,使的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蘭州以下,除祖厲河外,其余支流泥沙含量均不太高,銀川平原和河套平原的灌溉水渠又分流出一部分泥沙,所以在進入中游河段時,含沙量的增加有限,平均含沙量每立方米6千克,年輸沙量不到2億噸。
黃河下游的泥沙主要來自中游地區。黃河中游流經侵蝕強烈的晉、陜黃土高原地區,黃土結構疏松,本來就極易流失,黃河中游的十支流河網又比較稠密,所以水土流失情況嚴重。在河口鎮到陜西潼關的黃河轉折處這一段十流上,集中匯入了許多泥沙含量很高的支流,于是黃河干流中的含沙量和輸沙量都迅速增大。
山西、陜西兩省之間的黃河中游河段,大多穿行于峽谷之中,到山西河津縣附近的禹門口始豁然開朗,河水的流勢也由急變緩。由于水文狀況變化顯著,很早人們就把這里稱之為龍門。在龍門以上河段,匯有紅河、皇甫川、窟野河、三川河、無定河、清澗河、延河等支流,這些河流流經黃土高原上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地區,使黃河干流的泥沙含量急劇增加。
dna水解后得到的產物是什么
時間:2023-09-16 21:0:39invention可數嗎
時間:2023-09-13 09:0:04地球大氣層從低到高依次是
時間:2023-09-18 07:0:54宇文新州之懿范句式
時間:2023-09-21 15: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