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建設了一批重點學科和特色學科。“高能束智能加工與綠色制造”入選上海市第Ⅲ類高峰學科,“藝術設計”待批上海市第Ⅳ類高峰學科,“軌道交通運營安全檢測與評估服務中心”和“高強激光智能加工裝備關鍵技術產學研開發中心”被列為上海市地方高校知識服務能力提升工程項目。“高能束智能制造技術與裝備”和“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保障檢測技術”認定為上海高校工程研究中心。“載運工具運用工程”“現代民航工程及管理”等學科被列為上海市教委重點(培育)學科;“現代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工程”“現代交通工程”學科被批準為上海市教委高水平特色發展項目;“會展藝術與技術創新中心”被確定為上海高校人文藝術創新工作室;“上海創意產品設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被確定為上海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競爭力研究中心”被列為上海市軟科學研究基地建設項目;“上海服裝創意設計與數字化技術現代公共服務平臺”被列為上海市研發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項目。高水平的學科平臺為本科教學質量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
學校秉承開放辦學的理念,積極實施國際化發展戰略。學校以培養熟悉國際規則,具有社會責任感,具備綜合能力,擁有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奉獻精神的高等工程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積極引進國際優質教育資源,先后與美國、加拿大、俄羅斯、英國、德國、法國、意大利、瑞典、瑞士、愛爾蘭、澳大利亞、新西蘭、日本、韓國、新加坡等20個國家的近60多所國際知名大學與企業建立了緊密的合作與交流關系;每年聘請100多名長短期外籍教師來學校任教及科研合作。學校還與法國國際時裝學院、美國勞倫斯理工大學、韓國東西大學和瑞士庫爾技術與經濟應用科技大學合作舉辦了11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每年有2000多名學生通過中外合作辦學接受國際化教育。學校為學生提供雙學位聯合培養、學分互認、聯合畢業設計、海外實習及國際產學研合作等各種類型和層次的海外學習交流機會。目前在校留學生近千名。
產學合作教育作為學校多年來凝練形成的辦學特色,以培養高等工程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在全國率先構建并推進了“一年三學期,工學交替”的產學合作教育模式。
學校畢業生具有顯著的就業競爭優勢,活躍在全國經濟建設的各行各業,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歡迎,近年來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8%以上。
學校在2006年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結論為優秀。同時評估專家對我校的教學工作提出了兩點意見建議。一是需進一步加強青年教師培養,采取多種措施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二是進一步加強學科專業建設,尤其加強新興學科和新專業的建設,促進學科專業之間的資源整合和協調發展。
伴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與發展的進程,全校教職員工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團結一致、振奮精神、開拓進取,為全面建成現代化工程應用型特色大學努力奮斗!
錄取分數線
年份 | 最高分 | 平均分 | 最低分 | 省控線 | 批次 |
---|---|---|---|---|---|
2016 | 455 | 422 | 414 | -- -- | 二批 |
2015 | 435 | 401 | -- | 348 348 | 二批 |
2014 | -- | 415 | -- | 351 351 | 二批 |
2013 | 421 | 392 | -- | 331 331 | 二批 |
2012 | 451 | 409 | -- | 342 342 | 二批 |
2011 | 493 | 441 | -- | 393 393 | 二批 |
2010 | 476 | 442 | -- | 400 400 | 二批 |
2009 | 498 | 432 | -- | 389 389 | 二批 |
2008 | 473 | 440 | -- | 399 399 | 二批 |
2007 | 478 | 435 | -- | 394 394 | 二批 |
2006 | 492 | 437 | -- | 412 412 | 二批 |
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上
時間:2025-05-16 11:0:14江蘇海洋大學上海錄取分數
時間:2025-05-13 17:0:12西南大學上海錄取分數線及
時間:2025-05-13 17:0:47中國海洋大學上海錄取分數
時間:2025-05-12 18: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