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學校致力于電子信息技術領域的系統研制、科技攻關、工程研發等,創造了我國電子與信息技術領域等多項第一,包括第一臺氣象雷達、第一套流星余跡通訊系統、第一臺可編程雷達信號處理機、第一臺毫米波通訊機,以及我軍通信裝備史上第一部“塞繩電報互換機”、第一臺“塔型管空腔振蕩器”、第一套“三坐標相控陣雷達”等,為我國信息化、國防現代化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學校現有4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5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7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9個省部級基地,建設有國防研究院和空天研究院,先后承擔了“863”、“973”、創新工程等1600余項重大、重點項目,產生了一批標志性的研究成果!笆濉币詠,學?蒲兄笜朔步提升,獲國家科技獎勵15項。,學校牽頭的“信息感知技術協同創新中心”通過國家“2011計劃”認定,位列行業產業類第一,進一步奠定了學校在全國高校中突出的國防科研特色優勢地位。
學校大力加強產學研相結合,不斷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建設有陜西工業研究院、國家大學科技園,同時與國內大型知名企事業單位聯合建立股份制公司,成立戰略聯盟、設立企業基金、建立聯合實驗室及研究生實習基地,有力促進了科技成果的轉化。
學校積極開展國際國內的交流與合作,拓展外部發展空間。學校先后成為中電集團,西安市,國防科工委、陜西省與教育部共建高校,與70多個國家、地區的大學及研究機構建立友好關系,建有4個國家“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引智基地,與國內電子、航空行業的10余個研究所、研究中心、企業集團建立了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英飛凌、Intel、IBM、惠普等46家跨國公司在學校建立了聯合實驗室。
建校80余年來,學校先后為國家輸送了近20萬名電子信息領域的高級人才,產生了120多位解放軍將領,成長起了16位兩院院士(1977年恢復高考以后院士校友8位,位列全國前茅),10余位國家副部級以上領導,培養了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柳傳志,國際GSM獎獲得者李默芳,歐洲科學院院士、著名的納米技術專家王中林,“神五”和“神六”飛船副總設計師、“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總設計師楊宏等一大批IT行業領軍人物和技術骨干,以及數十位科研院所所長和大學校長等,為國家建設和社會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
面向知識經濟和數字化時代,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堅持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堅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辦學宗旨,面向“研究型大學”的發展定位,堅持“立足西部、育人育才、強軍拓民、服務引領、團結實干”的發展思路,實施拓展提升戰略,全面提升教育質量,為把學校建設成一所“特色鮮明、研究型、開放式,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高水平大學”而不懈奮斗!
錄取分數線
年份 | 最高分 | 平均分 | 最低分 | 省控線 | 批次 |
---|---|---|---|---|---|
2017 | 623 | 591 | 573 | 449 449 | 一批 |
2016 | 634 | 604 | 593 | 470 470 | 一批 |
2015 | 625 | 593 | 582 | 480 480 | 一批 |
2014 | 635 | 609 | 599 | 503 503 | 一批 |
2013 | 632 | 588 | -- | 485 485 | 一批 |
2012 | 637 | 608 | -- | 517 517 | 一批 |
2011 | 648 | 613 | -- | 540 540 | 一批 |
2010 | 645 | 610 | -- | 556 556 | 一批 |
2009 | 654 | 589 | -- | 537 537 | 一批 |
2008 | 638 | 578 | -- | 527 527 | 一批 |
2007 | 655 | 588 | -- | 527 527 | 一批 |
2006 | 672 | 602 | -- | 545 545 | 一批 |
2005 | -- | 622 | -- | -- -- | 一批 |
西京學院是本科還是專科(屬
時間:2025-05-16 17:0:20湘南學院陜西錄取分數線及
時間:2025-05-16 15:0:56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陜西錄取
時間:2025-05-16 03:0:35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陜西
時間:2025-05-15 15: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