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6q0um"></strike>
  • <strike id="6q0um"><s id="6q0um"></s></strike>
  • <ul id="6q0um"></ul><strike id="6q0um"></strike>

    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 > 勞動仲裁 > 正文

    勞動爭議仲裁調解法

    更新:2023-09-20 08:03:47 高考升學網

      勞動爭議仲裁調解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

      目 錄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調解

      第三章 仲裁

      第一節 一般規定

      第二節 申請和受理

      第三節 開庭和裁決

      第四章 附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公正及時解決勞動爭議,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穩定,制定本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第三條 解決勞動爭議,應當根據事實,遵循合法、公正、及時、著重調解的原則,依法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第四條 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

      第五條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愿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愿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六條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屬于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單位應當提供;用人單位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后果。

      第七條 發生勞動爭議的勞動者一方在十人以上,并有共同請求的,可以推舉代表參加調解、仲裁或者訴訟活動。

      第八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會同工會和企業方面代表建立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機制,共同研究解決勞動爭議的重大問題。

      第九條 用人單位違反國家規定,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拖欠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的,勞動者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投訴,勞動行政部門應當依法處理。

      第二章 調解

      第十條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到下列調解組織申請調解:

      (一)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

      (二)依法設立的基層人民調解組織;

      (三)在鄉鎮、街道設立的具有勞動爭議調解職能的組織。

      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由職工代表和企業代表組成。職工代表由工會成員擔任或者由全體職工推舉產生,企業代表由企業負責人指定。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主任由工會成員或者雙方推舉的人員擔任。

      第十一條 勞動爭議調解組織的調解員應當由公道正派、聯系群眾、熱心調解工作,并具有一定法律知識、政策水和文化水的成年公民擔任。

      第十二條 當事人申請勞動爭議調解可以書面申請,也可以口頭申請?陬^申請的,調解組織應當當場記錄申請人基本情況、申請調解的爭議事項、理由和時間。

      第十三條 調解勞動爭議,應當充分聽取雙方當事人對事實和理由的陳述,耐心疏導,幫助其達成協議。

      第十四條 經調解達成協議的,應當制作調解協議書。

      調解協議書由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經調解員簽名并加蓋調解組織印章后生效,對雙方當事人具有約束力,當事人應當履行。

      自勞動爭議調解組織收到調解申請之日起十五日內未達成調解協議的,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仲裁。

      第十五條 達成調解協議后,一方當事人在協議約定期限內不履行調解協議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仲裁。

      第十六條 因支付拖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事項達成調解協議,用人單位在協議約定期限內不履行的,勞動者可以持調解協議書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第三章 仲裁

      第一節 一般規定

      第十七條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按照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和適應實際需要的原則設立。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可以決定在市、縣設立;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決定在區、縣設立。直轄市、設區的市也可以設立一個或者若干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不按行政區劃層層設立。

      第十八條 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依照本法有關規定制定仲裁規則。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對本行政區域的勞動爭議仲裁工作進行指導。

      第十九條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由勞動行政部門代表、工會代表和企業方面代表組成。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組成人員應當是單數。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依法履行下列職責:

      (一)聘任、解聘專職或者兼職仲裁員;

      (二)受理勞動爭議案件;

      (三)討論重大或者疑難的勞動爭議案件;

      (四)對仲裁活動進行監督。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下設辦事機構,負責辦理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日常工作。

      第二十條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應當設仲裁員名冊。

      仲裁員應當公道正派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一)曾任審判員的;

      (二)從事法律研究、教學工作并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

      (三)具有法律知識、從事人力資源管理或者工會等專業工作滿五年的;

      (四)律師執業滿三年的。

      第二十一條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負責管轄本區域內發生的勞動爭議。

      勞動爭議由勞動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雙方當事人分別向勞動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由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

      第二十二條 發生勞動爭議的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為勞動爭議仲裁案件的雙方當事人。

    最新圖文

    勞動法關于加班工資

    時間:2023-09-17 06:0:45

    事業單位加班費規定

    時間:2023-09-16 08:0:32

    如何計算事業單位加

    時間:2023-09-14 01:0:38

    勞動法關于周末加班

    時間:2023-09-16 14:0:33
    亚洲精品夜夜夜妓女网|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小说|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av天堂| 亚洲精品99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毛片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华| 亚洲性色AV日韩在线观看| 香蕉大伊亚洲人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亚洲一级| 亚洲乱码在线卡一卡二卡新区| 97久久国产亚洲精品超碰热| 亚洲人配人种jizz| 亚洲人成欧美中文字幕|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蜜芽| 无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狠狠入ady亚洲精品| 亚洲av手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专区| 亚洲精品高清无码视频| 亚洲人成电影福利在线播放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秋|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久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二本 | www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 国产成人亚洲影院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日韩亚洲|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乱码| 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 亚洲av鲁丝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第一精品电影网| 亚洲综合成人婷婷五月网址|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观看在线| 国产天堂亚洲国产碰碰| 成人亚洲性情网站WWW在线观看|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精品| 亚洲系列中文字幕|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无码99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色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