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6q0um"></strike>
  • <strike id="6q0um"><s id="6q0um"></s></strike>
  • <ul id="6q0um"></ul><strike id="6q0um"></strike>

    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 > 教育新聞 > 正文

    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 農村孩子需要更多元的成長渠道

    更新:2023-09-14 04:31:16 高考升學網

    分別從村小留守兒童、隨遷子女、職校農村娃、農村大學生的角度,追蹤了當下農村孩子在求學路上的困境及流向。農村孩子最需要什么?階層流動是否已經板結?農村教育還能否承擔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任?不妨聽聽參與此次報道的記者的感觸和建議。——編者

    義務教育結束后的不同選擇,決定了他們未來的走向

    農村孩子需要更多元成長渠道

    對話人:記者 趙婀娜 黃曉慧 王偉健 張文 編輯 鞏育華

    農村孩子渴望走出農村、扎根城市,但途徑不一定是讀書

    鞏育華(以下簡稱“鞏”):在與農村孩子的接觸中,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王偉健(以下簡稱“王”):我感受最深的是農村孩子的聰明、靦腆,但他們大多見識少,自信不夠,與陌生人一說話就臉紅。

    張文(以下簡稱“張”):好奇心很強,看你打開筆記本電腦、用手機拍照,他們都會湊過來看,很興奮。

    黃曉慧(以下簡稱“黃”):我覺得,現在很多農村孩子不像前輩那樣對讀書、上大學充滿憧憬,他們非常渴望走出農村、扎根城市,但途徑不一定是讀書。相比于城市孩子,他們更早走向社會。

    趙婀娜(以下簡稱“趙”):他們看起來十分獨立要強,但內心卻極其敏感、脆弱,往往很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生怕別人不喜歡自己、冷落自己。

    鞏:農村孩子普遍感到的壓力、困難有哪些?

    趙:最為顯性的是經濟壓力。許多農村孩子家里經濟條件差,即便國家的獎助貸政策解除了他們求學的后顧之憂,但他們在與同齡城市孩子的交往中往往因貧困而深深自卑。采訪中有農村大學生說,“同宿舍同學動輒名牌加身,用的化妝品、電子產品,我見都沒見過。每每同學們出去聚餐,我能躲即躲,怕付不起餐費,久而久之有同學說我不合群。”

    王:如何融入城市生活也是一大難題。一些本地家長擔心外來務工人員的孩子“帶壞了”自家孩子,要求盡量不分在一個班級,類似歧視很常見。很多隨遷子女感覺自己盡管生長在城市,但一直被另眼看待,很難找到認同感和歸屬感。

    鞏:農村孩子的朋友圈什么樣?

    黃:他們朋友大多是背景相似的農村孩子,課余上網、打游戲、聚會玩樂。有些結交了不良朋友,賭博酗酒,甚至沾染毒品。他們中的一部分不像父輩那樣吃苦耐勞,而會嫌臟喊累,對生活境況并不滿意,但又不知道如何改變,往往茫然無措。

    趙:采訪中我們發現,相當多的農村生源慣于同家境與成長經歷相仿的同學接觸,抱團取暖。他們偏好加入高校資助中心開辦的、以貧困學生為主的社團,因為在這里他們不會感到落差。

    隨著人口不斷流向城鎮,農村教育的萎縮還將加劇

    鞏:農村教育質量差主要有哪些原因?

    趙:基礎設施已經不是最大的問題。多年來,隨著標準化校舍的建設,信息化工程的推進等,縣及縣城以上的多數學校在基礎設施方面差別不大。相對較差的是縣以下的農村小學和教學點。

    目前,差別最大的還是教育理念以及師資力量。盡管國家推行了免費師范生政策和針對教師培訓的“國培計劃”,但大學生最多只能到縣一級學校。因此在大多數村小,教師年紀大、一人教授多門課程,專科教師缺乏等現象普遍存在。

    王:農村孩子家庭不夠富裕,無法給孩子提供學校教育以外的教育。很多地方在推行教師流動、教育資源均衡化,但這種候鳥式的方法作用有限。與城市相比,一個縣域的優質教育資源本身就不足,很難真正改變城鄉教育差距大的問題。

    黃:管理經費少、家長不重視也是重要原因。中小學的管理經費、師資配備等教育資源通常按人口比例分配,在只有1萬多常住人口的鄉鎮、在校生僅幾百人的袖珍中學,能分得的資源肯定無法與城市中學相提并論。隨著人口不斷流向城鎮,農村教育的萎縮還將繼續加劇。

    鞏:當下人口流動加劇對農村孩子教育有何影響?

    趙:教育的構成包括3個部分,學校教育、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但隨遷子女和留守兒童往往缺乏完善的家庭教育。此外,由于目前異地高考等政策的限制,許多孩子需要在高中階段從大城市轉回家鄉參加高考,新的環境、新的教學理念,以及不同省份命題思路不同,也使得學生在心理與實際學習中面臨重新適應的挑戰。

    張:人口流動加劇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異地高考是對隨遷子女的人性化考慮。目前,全國各地都有了異地高考的時間表,很多大城市也已經開始探索,相信會越來越好。但隨遷子女大多只能在打工地二三流學校就讀,缺乏高質量教育,仍是大問題。

    黃:與其總在異地高考問題上繞圈,不如加大對河南、四川等農民工輸出大省的高校扶持力度,提高它們的高考錄取比例,使得隨遷子女即便回到原籍高考,也能考上好學校。

    鞏:農村孩子的眼界、知識面與城市孩子差距有多大?高考改革引入素質教育考評,對農村孩子有何影響?

    王:農村孩子的眼界一般來說遜于城市學生,但隨著信息化普及以城鄉一體化進程,這種情況正在得到改善。藝術教育方面的差距比較大,因為藝術需要熏陶,也需要培養,農村學生缺少環境和條件。

    黃:如果農村基礎教育不改善,在高考引入對素質教育的考察后,農村學生會更吃虧,更難進入好大學。鄉村的社會結構已經改變,農村孩子既無法體驗過去鄉村的自然淳樸,也難以融入城市的現代化生活,可謂進退兩難。

     農村孩子“成長的隨意性”,讓他們對未來感到茫然,缺少努力的動力

    鞏:在人生規劃上,農村孩子有何局限?

    王:由于農村孩子父母的文化水不高、眼界不夠等,很難給孩子提供好的人生規劃建議。大多數父母的要求只是上大學,至于上什么大學、學什么專業,將來從事什么工作,他們無法想象。

    張:相當部分農村孩子缺少人生指導,“成長的隨意性”使他們缺少努力的動力。

    黃:相比城市孩子,農村孩子首先想到的是學一門手藝,養活自己,但哪門手藝能養活自己,他們卻不是很清楚。

    趙:農村大學生在規劃未來時往往受到視野與人脈的限制,非常猶疑、困頓,不敢大膽嘗試。留在大城市壓力大,回到家鄉是否會令父老鄉親失望?這幾乎是每一個農村孩子畢業時的糾結。

    鞏:您覺得,如何打開農村孩子上升的通道?

    趙:首要任務便是在基礎教育階段實現均衡,不僅是硬件上的均衡,還有軟件的均衡;不僅關注地區之間的均衡,還要關注學生個體的差異;尤其是素質教育的開展、心理健康的及時干預。此外,不要僅僅將政策傾斜全部集中到高考這一環,僅憑高校的力量彌補基礎教育的不均衡,效果未必盡如人意。

    王:農村孩子的上升通道應該更多元。上大學并不是唯一的上升通道,在各自領域兢兢業業地工作,也會有精彩人生。全社會不僅要尊重知識,也要尊重勞動。

    鞏:農村孩子最需要哪些幫助?

    王:留守兒童最缺完整的家庭生活,父母陪伴在身邊、家庭溫暖,對孩子來說尤為重要。

    黃:農村孩子最欠缺的是均等的受教育機會、公的教育資源配置,“末端補償”不如“源頭扶持”。城鎮化的進程加速,教育資源隨著人口遷徙而轉移,教育資源除了向農村傾斜,是否還應考慮向城市里的農村孩子傾斜?改善農民工子弟學校的辦學條件,讓他們也能分到一點城市教育的優質資源。提高職業院校的辦學質量,提高農村孩子的勞動技能、文化水,讓他們的就業渠道更寬廣。


    相關文章

    最新圖文

    大學讀兩個專業需要什么條

    時間:2024-09-23 08:0:12

    國家勵志獎學金與助學金區

    時間:2024-09-23 08:0:25

    國家勵志獎學金評審標準是

    時間:2024-09-23 08:0:35

    國家勵志獎學金申請理由150

    時間:2024-09-23 08:0:10
    久久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www电影| 国产偷窥女洗浴在线观看亚洲 | 亚洲一区AV无码少妇电影| 亚洲依依成人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 91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男人都懂得羞羞网站| 亚洲视频一区调教| 亚洲黑人嫩小videos| 亚洲综合网美国十次|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福利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中文无码线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 久久亚洲国产最新网站|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78|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 |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天堂| 亚洲av日韩av天堂影片精品| 亚洲天天在线日亚洲洲精|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艺术| 亚洲日本乱码一区二区在线二产线 |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PP | 久久亚洲精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校园春色小说| 亚洲不卡影院午夜在线观看| 亚洲JIZZJIZZ妇女|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WWW| 亚洲人成网站观看在线播放| 亚洲人色婷婷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区成人网站| 在线电影你懂的亚洲| 亚洲一区无码中文字幕乱码|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绿色|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福利片|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v |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站|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色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