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外來的和尚”待遇過高?事實上,一個區域、一所學校制定一些特殊政策吸引外地優秀教師,發揮他們的“鲇魚效應”,對改善本土人才結構無疑是有幫助的。你想想要引進高端人才改善本區域本學校的人才結構,沒有特殊的吸引力,人才奔什么而來?只要設計的流動機制科學規范,公開透明,實施過程公平公正,引進的特殊人才待遇高點,也不違公平原則。再說,其他區域和學校也同樣有這樣的引進,你也可以外流的。
同時,來自不同地區的特級教師,往往具有不同的學術背景,他們通過交流、交鋒和滲入,有助于打破近親繁殖的局限,從而更大程度地推進學術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講,引進一定數量的外地特級教師,是有利于打破本土教師群體壁壘的。
特級教師,往往是一個地區專業領域內最優秀的人群。因此,對于該地區該學科而言,特級教師就是那個頂端的部分,作為“頂端”部分的特級教師是不是跨地區后水平就降低了呢?答案是否定的,除非在引進的過程中沒有按照一定的規范和標準去遴選。特級教師的外流是不是就會削弱原有學校的教師群體優勢呢?也不盡然,當一位特級教師“跳槽”后,其“頂芽”的位置將空缺出來,其他的老師就將獲得更多的機會。只要一個地區教師發展的機制是科學的,梯隊建設是合理的,一位特級教師的離開往往會促成另一位特級教師的出現。從這個視角看,那些被“挖走”特級教師的地區和學校是不是可以更淡定一些?
美國的學者卡倍里說過,不要把人才當成一座水庫,應當作為一條河流來管理,不要期待他不流動,應該管理他的流速和方向。教育均衡固然沒錯,但教育均衡不是靠政策去“堵”的,而是要靠政策去“導”的。錯不在特級教師。
需要強調的是,有關區域和學校,要改變的恐怕不是要通過引進的特級教師設置“榮譽壁壘”來改變無節制地從外地挖人才的人才“培養”“建設”思路,而是要在如何培養本土人才、讓更多的優秀教師脫穎而出方面想問題,找出路。另一方面,既然把他們當人才引進過來了,就要打破“榮譽壁壘”,承認他們以往通過自身的努力得到的榮譽,保障他們相應的待遇,否則就是另一種不公平和不負責
大學讀兩個專業需要什么條
時間:2024-09-23 08:0:12國家勵志獎學金與助學金區
時間:2024-09-23 08:0:25國家勵志獎學金評審標準是
時間:2024-09-23 08:0:35國家勵志獎學金申請理由150
時間:2024-09-23 08: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