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營造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緊密結合的良好環(huán)境。
青少年法治教育,需要調動各方面參與合作的積極性,要充分發(fā)揮中小學家長委員會制度的優(yōu)勢,密切學校與學生家長、社會各界的聯系,共同關注青少年成長的共有特點和個性差異,關懷青少年成長階段的心理需要,關心青少年面對現實問題產生的困惑,及時予以正確輔導和引導。從各地經驗看,設立專門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是十分有效的途徑,有利于整合資源、提升教育效果,克服師資經費不足以及教育實效不佳等問題。教育部門和司法、綜合治理、共青團、關工委等部門將繼續(xù)利用公檢法、社區(qū)等資源共建法治教育基地,聘請法治專門工作人員、律師、高校法學教師等作為學校法治副校長或法治輔導員。考慮到許多青少年喜歡上網,還應重視開展網絡普法活動。在建好全國青少年普法網站的基礎上,鼓勵各地區(qū)教育系統和有關社會組織研制法治教育有關課件和音像資料,定期開展多媒體課件征集活動,財政予以補貼或獎勵,優(yōu)質法治教育資源應免費供各學校使用,提升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體驗性、生動性、實效性,學校、家庭和社會各方面齊心協力,開辟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新局面。
“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人民權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權威要靠人民維護”。教育系統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按照關于法治教育的重要部署和具體要求,以務實創(chuàng)新、高度負責的精神,盡快在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方面抓出實實在在的成效。(作者系教育部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
大學讀兩個專業(yè)需要什么條
時間:2024-09-23 08:0:12國家勵志獎學金與助學金區(qū)
時間:2024-09-23 08:0:25國家勵志獎學金評審標準是
時間:2024-09-23 08:0:35國家勵志獎學金申請理由150
時間:2024-09-23 08: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