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來,學校共主持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2228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18項、社會科學基金項目99項,國家“97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等國家級項目(課題)131項;獲國家、省部級科研成果獎65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3項,國家技術發明獎1項;獲國家和省部級優秀教學成果獎14項;出版學術專著172部,發表論文66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檢索收錄1063篇。
學校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加強教學基本建設,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有《沉積巖石學》、《生產測井原理》、《地震勘探原理》3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力學》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和《透視地下油藏—找尋石油的地震方法》、《楚文化漫談》2門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有24門省級精品課程,4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和3門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沉積巖石學》精品課程教學團隊、電工電子基礎課程教學團隊被評為國家級教學團隊;資源勘查工程專業教學團隊、石油工程專業教學團隊、地球物理測井系列課程教學團隊被評為湖北省教學團隊。學校重視大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動手能力培養,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和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以及湖北省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計劃和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的實施高校;學校實施學分制、導師制、主輔修制、雙學位制等培養制度,并設有長江大學優秀學生獎學金、優秀新生獎學金、孫越崎科學教育基金優秀學生獎學金、中國石油獎學金等40余種,激勵學生刻苦學習,奮發成才。建校以來,學校累計為社會培養了30多萬名各類專門人才,畢業生遍及神州、馳騁海外,迅速成長為單位的骨干、社會的精英。近年來,畢業研究生一次性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本科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達到85%以上,涌現出全國道德模范、全國三好學生標兵趙傳宇為代表的一大批創業、創新型高素質人才。2007年學校接受國家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評價,獲得“優秀”成績;2009年,學校涌現出全國見義勇為舍己救人大學生英雄集體——“10.24”長江救人大學生英雄群體,受到黨和的親切接見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是全國產學研合作教育示范單位,湖北省石油學科研究生創新基地,與國內40家石油企業和82個縣級以上政府、地方企業建立了校企(地)合作關系,學校先后與美國、英國、韓國、日本、俄羅斯、阿塞拜疆、新加坡、埃及、越南、澳大利亞等國家近50所院校機構建立了協作關系,開展合作交流和專家學者互訪;向美國、英國、韓國、日本、馬來西亞、俄羅斯等國家選派留學生;同時在美國、加拿大、韓國、越南、巴基斯坦、約旦、尼泊爾、加納等國家招收來華留學生。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長江大學師生以只爭朝夕、敢為人先的精神,努力踐行“長大長新”校訓,積極營造“求實、進取、創業、報國”優良校風,搶抓機遇、加快發展,力爭早日將學校建成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高水平綜合性大學。
錄取分數線
年份 | 最高分 | 平均分 | 最低分 | 省控線 | 批次 |
---|---|---|---|---|---|
2017 | -- | -- | 484 | 484 484 | 一批 |
2016 | -- | 521 | -- | 512 512 | 一批 |
2015 | 577 | 519 | -- | 510 510 | 一批 |
2014 | -- | 537 | -- | 533 533 | 一批 |
2013 | 566 | 531 | -- | 527 527 | 一批 |
2012 | 588 | 556 | -- | 551 551 | 一批 |
2011 | 599 | 575 | -- | 571 571 | 一批 |
2010 | 590 | 564 | -- | 557 557 | 一批 |
2009 | 572 | 548 | -- | 540 540 | 一批 |
武昌理工學院湖北錄取分數
時間:2025-05-16 19:0:50北京經貿職業學院湖北錄取
時間:2025-05-16 17:0:25華南農業大學湖北錄取分數
時間:2025-05-16 15:0:26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湖北錄取
時間:2025-05-15 22: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