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晚上9:30,寫不完的作業(yè)也不用做了”……日前,廣西南寧一所小學推出的教育教學新規(guī),在家長群體中引發(fā)討論。
按照這份最新舉措,學校要求,每晚9:30后,學生要停下作業(yè)安心休息,即使未能完成課題,第二天也不會受到老師的批評。
校方稱,這樣做的目的是確保孩子們獲得充足的休息。
而這一熔斷機制卻激出了家長觀點各異的聲音:除了表示點贊支持、認為這種規(guī)定可以給學生減負降壓之外,也有部分家長提出,熔斷作業(yè)治標不治本,甚至將教育壓力從學校推向了家長身上。
從時間間隔來看,作業(yè)熔斷機制已在國內推行至少3年。效果如何?較早提出熔斷機制的學校是否還在堅持貫徹?
對于作業(yè)熔斷機制,教育專家熊丙奇表示,讓學生告別深夜作業(yè),其實要關注孩子為什么晚間還在做作業(yè)。值得探討的還有促成規(guī)定實施背后的現(xiàn)實問題,例如學校有沒有給學生布置超量功課、越級難題,家長有沒有給孩子增加課外作業(yè),以及學生自己是否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等。
中國家庭教育專家孫云曉介紹,對待兒童的問題,有一個基本原則,就是尊重,尊重和保護孩子們的成長規(guī)律。其中身體健康應遵循三要素,第一是睡眠,其次為飲食和運動。就此角度看來,“熔斷機制,實際上是一個兒童的保護機制。”
不過孫云曉也提出,一個熔斷機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孩子作業(yè)完不成的原因很復雜,“教育教學需要對癥下藥,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高考位次排名是文理
時間:2024-07-11 17:0:20高考排名是文科理科
時間:2024-07-11 17:0:26高考排名是省排名還
時間:2024-07-11 17:0:27高考在本科分數(shù)線下
時間:2024-07-11 1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