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高考升學(xué)網(wǎng) > 寫作指導(dǎo) > 正文
1、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羅隱《雪》
2、煙塵犯雪嶺,鼓角動江城。——杜甫《歲暮》
3、寒色孤村幕,悲風(fēng)四野聞。——洪升《雪望》
4、惱得梅花睡不成。——黃升《南鄉(xiāng)子·冬夜》
5、其中豪貴家,搗椒泥四壁。——張孜《雪詩》
6、月光飛入林前屋。——孫道絢《滴滴金·梅》
7、浴鳧飛鷺澄波綠。——周邦彥《菩薩蠻·梅雪》
8、縈空慚夕照,破彩謝晨霞。——李世民《望雪》
9、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柳宗元《早梅》
10、凍云宵遍嶺,素雪曉凝華。——李世民《望雪》
11、已訝衾枕冷,復(fù)見窗戶明。——白居易《夜雪》
12、夜深知雪重,時聞?wù)壑衤暋!拙右住兑寡?/p>
13、已見寒梅發(fā),復(fù)聞啼鳥聲。——王維《雜詩三首》
14、今年海角天涯。——李清照《清平樂·年年雪里》
15、十上恥還家,裴回守歸路。——孟浩然《南歸阻雪》
16、雪向梅花枝上堆。——吳淑姬《長相思令·煙霏霏》
17、未洗染塵纓,歸來芳草平。——李白《冬日歸舊山》
18、草薰風(fēng)暖搖征轡。——歐陽修《踏莎行·候館梅殘》
19、不知園里樹,若個是真梅。——趙嘏《喜張?及第》
20、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祖詠《終南望馀雪》
21、春近寒雖轉(zhuǎn),梅舒雪尚飄。——陰鏗《雪里梅花詩》
22、似和不似都奇絕。——呂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
23、葉開隨足影,花多助重條。——陰鏗《雪里梅花詩》
24、投宿籩籩征騎,飛雪滿孤村。——孔夷《南浦·旅懷》
25、如今好上高樓望,蓋盡人間惡路岐。——高駢《對雪》
26、清入夢魂,千里人長久。——陳亮《點絳唇·詠梅月》
27、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杜甫《小至》
28、天涯也有江南信。——黃庭堅《虞美人·宜州見梅作》
29、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王冕《墨梅》
30、高節(jié)志凌云,不敢當(dāng)滕六。——環(huán)山樵《薛寶釵·雪竹》
31、蹋散芳英落酒卮。——蘇軾《南鄉(xiāng)子·梅花詞和楊元素》
32、正重簾護暝,窗色試新晴。——朱?顏《一萼紅·盆梅》
33、山雪河冰野蕭瑟,青是烽煙白人骨。——杜甫《悲青坂》
34、坐客無氈醉不知。——蘇軾《南鄉(xiāng)子·梅花詞和楊元素》
35、卻月凌風(fēng)度雪清。——孔榘《鷓鴣天·卻月凌風(fēng)度雪清》
36、庭前雪壓松桂叢,廊下點點懸紗籠。——劉禹錫《更衣曲》
37、晨起開門雪滿山,雪睛云淡日光寒。——鄭燮《山中雪后》
38、秀眉霜雪顏桃花,骨青髓綠長美好。——李白《山人勸酒》
39、更誰情淺似春風(fēng)。——晏幾道《虞美人·疏梅月下歌金縷》
40、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蘇軾《贈劉景文》
41、湖清霜鏡曉,濤白雪山來。——李白《送友人尋越中山水》
42、百花頭上開,冰雪寒中見。——辛棄疾《生查子·重葉梅》
43、疏梅月下歌金縷。——晏幾道《虞美人·疏梅月下歌金縷》
44、野云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李頎《古從軍行》
45、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白居易《夢微之》
46、不覺小桃風(fēng)力損。——歐陽修《玉樓春·去時梅萼初凝粉》
47、香臉半開嬌旖旎。——李清照《漁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48、時平不用魯連書。——蘇軾《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黨學(xué)官》
49、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fēng)吹雁雪紛紛。——高唔《別董大二首》
50、朝京道上風(fēng)和雪。——劉辰翁《憶秦娥·中齋上元客散感舊》
51、晴風(fēng)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李清照《懈戀花》
52、記取那回花下一低頭。——王國維《虞美人·弄梅騎竹嬉游日》
53、枝北枝南,疑有疑無,幾度背燈難折。——張炎《疏影·梅影》
54、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盧綸《和張仆射塞下曲·其三》
55、春未來時,酒攜不到千巖路。——吳文英《點絳唇·越山見梅》
56、活計綠蓑青笠,慣披霜沖雪。——朱敦儒《好事近·搖首出紅塵》
57、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宋之問《苑中遇雪應(yīng)制》
58、清淺小溪如練,問玉堂何似,茅舍疏籬。——李邴《漢宮春·梅》
59、玉梯凝望久,嘆芳草、萋萋千里。——姜夔《翠樓吟·淳熙丙午冬》
60、淡淡梅花香欲染,絲絲柳帶露初干。——曹雪芹《香菱詠月·其二》
61、西窗白,紛紛涼月,一院丁香雪。——王國維《點絳唇·屏卻相思》
62、呼作散仙應(yīng)有以,曾看東海變桑田。——白居易《雪夜小飲贈夢得》
63、南樓不恨吹橫笛,恨曉風(fēng)、千里關(guān)山。——吳文英《高陽臺·落梅》
64、斜月照簾帷,憶君和夢稀。——毛熙震《菩薩蠻·梨花滿院飄香雪》
65、贈遠虛盈手,傷離適斷腸。——李商隱《十一月中旬至扶風(fēng)界見梅花》
66、無端聽畫角,枕畔紅冰薄。——納蘭性德《菩薩蠻·朔風(fēng)吹散三更雪》
67、憐夜冷孀娥,相伴孤照。——吳文英《花犯·謝黃復(fù)庵除夜寄古梅枝》
68、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69、新園鎖卻愁陰,露黃漫委,寒香半畝。——吳文英《瑞龍吟·送梅津》
70、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王?《眼兒媚·楊柳絲絲弄輕柔》
71、那堪旅館經(jīng)殘臘,只把空書寄故鄉(xiāng)。——王建《維揚冬末寄幕中二從事》
72、何人寄與天涯信,趁東風(fēng)、急整歸船。——王沂孫《高陽臺·殘萼梅酸》
73、今年對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周邦彥《花犯·小石梅花》
74、詩也消乏,酒也消乏,冷落了春風(fēng),憔悴了梅花。——王磐《古蟾宮·元宵》
75、燕子銜將春色去,紗窗幾陣黃梅雨。——司馬?《黃金縷·妾本錢塘江上住》
76、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納蘭性德《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月》
77、傍枯林古道,長河飲馬,此意悠悠。——張炎《八聲甘州·記玉關(guān)踏雪事清游》
78、遙知獨聽燈前雨,轉(zhuǎn)憶同看雪后山。——納蘭性德《于中好·送梁汾南還為題小影》
79、后不如今今非昔,兩無言、相對滄浪水。——吳文英《金縷歌·陪履齋先生滄浪看梅》
80、人固已懼江海竭,天豈不惜河漢干?昆侖之高有積雪,蓬萊之遠常遺寒。——王令《暑旱苦熱》
形象描寫和外貌描寫的區(qū)別
時間:2023-09-15 14:0:40人物形象描寫的手法有哪些
時間:2023-09-17 02:0:49紅樓夢論文選題方向及其意義
時間:2023-09-15 11:0:09感動中國四川森林消防員頒
時間:2023-09-18 03: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