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師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 - 學校介紹
-
2005
-
中外合作
-
綜合
-
省教育廳
-
本科
-
廣東
-
0個
-
0個
北京師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中文簡稱“北師港浸大”,英文簡稱“UIC”)是首家中國內地與香港高等教育界合作創辦的大學,也是內地第一所新型博雅大學,位于中國宜居城市——粵港澳大灣區的珠海市。獲國家教育部特批,以及廣東省教育廳、珠海市政府和各界大力支持,北師港浸大于2005年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前副委員長許嘉璐教授、創校校長吳清輝教授建立,采用校董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現由許嘉璐教授任校董會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湯濤教授任校長。秉承博雅教育辦學理念,北師港浸大創新地推行全人教育、四維教育及國際化辦學模式,致力于培養專業知識與綜合素質雙修、家國情懷與國際視野兼具的新時代學子。
國際化高等教育
北師港浸大實施英文教學,學術標準接軌國際。學校設有工商管理、文化與創意、人文社科和理工科技學院,以及通識教育學院和研究生院,設立13個系,在約30個本科專業(方向)招生,并開設研究型和授課型研究生專業,在校生逾9000人。本科畢業生獲頒北師港浸大畢業證書和香港浸會大學學士學位,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獲頒香港浸會大學學位。博雅大學育全人與國內多數研究型大學不同,北師港浸大致力于建設一流的博雅型大學,為內地高等教育開辟一條新路。博雅型大學在國際上具有很高威望,其特點是以學生為本,師生互動多,講求文理兼通,全方位關注學生身心成長。北師港浸大開展融匯中西、貫通古今的特色博雅教育,培養“博文雅志、真知篤行”的人才。多元發展創未來
北師港浸大在全國范圍招生,在廣東省實行多元化招生,同時招收港澳臺及外國學生。在落實去向的2022屆本科畢業生中,境內外總升學率為84.6%;選擇出國/出境升學的約占81%,其中全球百強名校輸送率為83.5%。就業的學生備受世界500強企業和政府機構的青睞,創業的畢業生中有人入選福布斯30歲以下精英榜等,也有校友在公益路上發光發熱。
海納名師塑英才
北師港浸大在全球范圍內廣泛引進優秀人才,不斷升級師資和科研隊伍,躋身中國大學高端人才榜百強。目前的教師團隊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學系專業教師100%具有境外高校留學或工作經歷,近90%擁有博士學位。教師很多來自包括斯坦福大學、哈佛大學、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北京大學、香港大學等在內的世界名校,為學生提供優質的學術資源和先進的教學方法。
拓展國際視野
北師港浸大是一所國際化大學,來自世界各地的師生們聚在一起,不同的文化在這里碰撞、交融。學校時常迎來國內外學者前來演講、交流學術。截至2023年,北師港浸大與全球近60所高校建立了合作關系,為學生游學、交換、體驗外國文化和教育提供了豐富的機會。
培養家國情懷
北師港浸大十分注重傳承和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學生熟悉國情國學,培養家國情懷。汲取“禮、樂、射、御、書、數”古代六藝的精髓,學校開設古琴、雅樂、中華射道等相關課程。作為課程的延伸,學生社團也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校園里展現勃勃生機。
教研協同發展
北師港浸大的博雅教育以教學為主,也推動教學與科研的良性互動。學校被納入廣東省高水平大學建設計劃(重點學科建設高校),連年獲得廣東省“創新強校工程”經費支持,教職員承擔國家、省、市等各級教研課題。UIC大力促進產學研合作和科研成果轉化,憑借廣東省數據科學與技術交叉應用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平臺,匯聚粵港澳大灣區創新資源,推動前瞻性科學研究。
教育服務社會
北師港浸大積極整合大學資源,服務社會。例如,學校與珠海市人民政府、市社會福利中心等機構和組織牽手,在計算機科學、人工智能、食品安全、養老服務、文化創意、體育規劃等領域合作。學校也有多位教授在不同機構中擔任專家、顧問等角色,為社會發展建言獻策。
獨特區位優勢
北師港浸大所在的珠海是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城市,毗鄰港澳,以港珠澳大橋相連,交通便捷;生態環境優美,連年被評為中國最宜居城市。珠海還是近代中西文化交匯最早的地區之一,藏有珍貴的歷史和文化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