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讀書沒巧越讀越通,書法沒巧越練越精。
2、讀書之法,莫貴于循序而致精。
3、一語不能踐,萬卷徒空虛。——周立《飲酒》
4、有些在學校里學習的青年,對自己的課程馬馬虎虎,卻喜歡閱讀教學大綱以外的自己看不懂的大部頭書,并且對"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的狀況沾沾自喜。結果大部頭書沒有接受,正課倒耽誤了不少。——曹方
5、我很贊成青年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多讀一點文藝作品。但開卷不一定都有益,有時甚至有害。這就要語文老師推薦,為青少年學生推薦一批課外讀物,每本最好能加點簡單的介紹,以供同學們根據自己的愛好和興趣從中挑選。——馬峰
6、書有可淺嘗者,有可吞食者,少數只須咀嚼消化。換言之,有只須讀其部分者。有只須大體涉獵者,少數則需全讀,讀時須全神貫注,孜孜不倦。讀時不可詰難作者,不可盡信書上所言,而應具體思考推敲才行。——培根
7、讀書要下工夫,寫書評也要下工夫。所謂"下功夫",不應僅僅理解為時間的延續和次數的增加,而是在于善讀。——白壽彝
8、我初讀此書,翻閱第一回覺得沒味,便撂在一旁;隔了多日,偶然再翻第二回,卻覺得漸入佳境,后來竟至不能釋手。——朱自清
9、待有余而后濟人,必無濟人之日;待有余而后讀書,必無讀書之時。——史典
10、濫讀書的結果是有害于科學研究的。——盧梭
11、拾螢讀書定何益,投筆取封當努力。——陸游
12、讀書是成功之母,實踐是成功之父。
13、對于一個藝術家來說,重要的是如何閱讀生活這本書和從中閱讀什么。但為了閱讀生活這部書,而不是在一大堆現象面前張皇失措,便需要有明確的目的性要方法。
14、我看精讀、泛讀都還各有不同的程度。有些書不但一次精讀,還要反復讀。有些書跳著讀,也有的甚至是翻翻就擱下了。所以寫文章時就得注意能抓住人。你不能掐著脖子逼人讀書,對胃口的,自然就精讀了。自然,有些東西本身有分量,感到非讀不可,這時也會精讀下去。精讀、泛讀之外,我認為還有一種讀法,不叫讀,叫看書,大多數是指閑書。這是坐車、乘船、入廁,或入寢看的書,一般都是短小、輕松,例如隨筆,我有時還翻翻醫學常識的書。——蕭乾
15、把任何的書,從語言文字上著眼去學習研究,這種閱讀可以說是屬于國語科的工作。閱讀通常可分為兩種,一是略讀,一是精讀。略讀的目的在于理解,在收得內容;精讀的目的在揣摩,在鑒賞。我以為要研究語言文字的法則,該注重于精讀。分量不必多,要精細地讀,好比臨帖,我們臨某種帖,目的在于筆意相合,寫字得它的神氣,并不在乎抄錄它的文字。假如這部帖里有一千個字,我們與其每日瞎抄一遍,全體寫一千個字,倒不如揀選十個或二十個有變化的有趣味的字,每個字好好地臨幾遍,來得有效。——夏丐尊
16、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朱熹
17、以決心為題材,用刻苦書寫生命,以堅持成就未來,夢想并不遙遠。——姜艷
18、勇敢地活出自己。——吳妍
19、人不讀書,其猶夜行。——段成式
20、人離開了書,如同離開了空氣一樣,無法生活。 ——科洛廖夫
21、富蘭克林讀書使人充實,思考使人深邃,交談使人清醒。——(美國)富蘭克林
22、我們自動的讀書,即嗜好的讀書,請教別人是大抵無用,只好先行泛覽,然后抉擇而入于自己所愛的較專門一門或幾門;但專讀書也有弊病,所以必須和現實社會接觸,使所讀的書活起來。用心不雜,乃是入神要路。
23、人家不必論貧富,惟有讀書聲最佳。——翁承贊
24、知而好學,然后能才。——荀況
25、書是顧問。——凱勃斯
26、神龜雖壽,猶有竟時。作者:曹操
27、我讀的書愈多,就愈親世界,愈明了生活的意義,愈覺得生活的重要。
28、喜歡讀書,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換成巨大享受的時刻。 ——[法]孟德斯鳩
29、閱讀不過是給大腦提供知識材料,只有經過思考,這些知識才有可能變為自己的。—— [英]洛克
30、感謝上帝,阿基里斯和唐吉訶德已經足夠有名,這使我們得以免除閱讀荷馬和塞萬提斯原著的勞苦。—— [法]朱爾勒納爾
31、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煥(唐)
32、書,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佚名
33、讀書如行路,歷險毋惶恐。——《清詩鐸》
34、一個完備理論的誕生將是人類理性的終極勝利,因為那時我們知道了上帝的精神。
35、如果知識不是每天在增加,就會不斷地減少。——佚名
36、讀古人詞,貴取其精華。——陳廷焯
37、一行書不讀,身封萬戶侯。——聶夷中
38、發奮識辨天下字,勵志讀盡人間書。
39、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陶行之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40、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看不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誦浪讀,決不能記,久也不能久也。
41、讀書之樂樂無窮,撥琴一弄來熏風。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
42、書籍便是這種改造靈魂的`工具。人類所需要的,是富有啟發性的養料。而閱讀,則正是這種養料。——佚名
43、理智總是在自己猶豫的時候已經抓住幸福了張路霞只是你有心,哪怕一萬次也能創造出美好的奇跡。——邵玲
44、讀書不僅是教師的前提,而且是整個教育的"源頭活水"!
45、梨子吃了對心脾有害;紅棗吃了對牙有害;藥吃了對身體有益,但也有副做用。所以,有些書看多了也有害!
46、好讀書非求身后之名,但異見異聞,心之所愿,是以孜孜搜討,欲罷不能,豈為聲名勞七尺也?
47、性癡,則其志凝:故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無成者,皆自謂不癡者也。――蒲松齡:《阿寶》
48、說書是隨時在你旁的顧問,隨時都可以供給你所需要的知識,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意,重復這個顧問的次數。
49、萬事皆煩惱,唯有讀書高。書從眼前過,知識全入腦。周禮天下先,禮儀之邦源。意深品自高,詩經與離騷。書山遍開花,諸子與百家。萬花叢中過,書香滿生活。世界讀書日,讀書讓生活更美好!
50、書籍一面啟示著我的智慧和心靈,一面幫著我在一片爛泥塘里站了起來。
51、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
52、我們都倡導天性,率真的閱讀與成長。
53、童年讀什么,長大以后就擁有什么。
54、讀史書的益處在于,讓人拓寬視野,擴大心胸。
55、沒有艱苦的領悟,就沒有最簡單的發明。(南斯拉夫諺語)
56、讀書翻頁時感覺朋友很多,等到細品一個段落時朋友突然變少,等到細讀一句話時朋友已經寥寥無幾,等到我想用著重符號標出幾個重點字詞時卻發現沒有了。
57、讀書是件磨人心性兒的事兒,你得把自己掏空了,讓作者的住到你的心里,把自己置身在她所講述的故事里,活一遍,才能真正領悟。這話有點矯情,但就是這樣。作者:柴靜
58、家長要從根本上改變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技巧。沒有家長的改變,就不可能有孩子的改善。比如,你想讓孩子多讀書少玩游戲,就把孩子硬從電腦前拉開,塞給他一本書,告訴他要多讀書少玩游戲——這樣做其實更破壞了他讀書的興趣,強化了他對游戲的欲望。出處:《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59、書籍是人類的寶庫。
60、讀書對于智慧,就象體操對于身體一樣。(英國)諺語
61、"讀書越多,精神就愈健壯而勇敢。"
62、書,成功之源泉,人生之火焰,心靈之繁花。
63、書是人類的朋友,多讀書就等于多交了一位朋友。
64、遇著一本有智慧的、有力量的、正直的好書,是對青年有重大意義的。 [蘇]科斯莫杰米揚斯卡婭
65、我只喜歡有趣而且易讀的書本,它能調劑我的精神。我也喜歡那些給我帶來慰藉、教導我很好處理生死問題的書籍。 [法]蒙田
66、重要的不是知識的數量,而是知識的質量。有些人知道的很多很多,但卻不知道最有用的價值。
67、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
68、造燭求明,念書求理。
69、機會是重要的,但吃苦是要害;本身不吃苦,機會再多也沒用。 ——佚名
70、要是童年的日子能從頭返來,那我必然不再揮霍功夫,我要把每分每秒都用來念書!——泰戈爾
71、念書假如不與實際團結,常識不外是天空的浮云。
72、念書,始讀,未知有疑;其次,則徐徐有疑;中則節節是疑。過了這一番,疑徐徐釋,以至交融意會,都無所疑,方始是學。 [宋]朱熹
73、讀活書、活讀書、讀書活。——《郭沫若全集·開辟新詩歌的路》
74、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讀書之要》
75、勤奮是成功之母,懶惰乃萬惡之源。
76、我愛書,我經常站在書架前,這時我以為我眼前展開一個遼闊的世界,一個眾多的海洋,一個渺茫的宇宙。
77、把花朵留在枝頭,讓瑰麗留在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