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學習名人是方法,點亮自己是目的。
2、我為天才老把鋤,汝窮亦復坐迂疏。夜燈詠史蟲吟草,朝幾陳書獺祭魚。走至若饑依馬磨,不妨相守臥蝸廬。業成自有能知賞,家世從來典石渠。——陸游
3、為了精通自己的專業,必須瀏覽各種書籍。在我們廣泛瀏覽的時候,應該自備—套讀書索引,這樣,在需要的時候,我們就能夠迅速地查到我們所需要的材料。——曹方
4、讀書曉窗,丹砂研松間之露,誦經午案,寶磐宣竹下之風。——洪應明《菜根譚》
5、讀書有四字要緊:"闕、疑、好、問",即"勤、學、好、問"。做人有四字要緊:"務、實、耐、久",即"實實在在、持之以恒"。
6、身邊要永遠帶著鉛筆和筆記本,讀書和讀詩時碰到的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話語,都把它記下來。
7、當我們讀書的時候,首先要理解,要求懂得,在理解的墓礎上,.再把它記下來。要記住的是書中的中心和精神實質,而不是書中的詞句。這樣我們才算是真正地學到了東西,長進了知識。——曹方
8、蓋書籍的裝幀,不僅求其形式美觀而已,又要求能夠表達書籍的內容意義,是內容意義的象征。這仿佛是書的序文,不過序文是用語言文字來表達的,裝幀是用形狀色彩來表達的。這又仿佛是歌劇的序曲,聽了序曲,便知道歌劇內容的大要。——豐子愷
9、對書籍的愛好有兩種類型,求知欲也有兩種類型。一種是源于大腦的需求,另一種源于心靈的需要。因為前者出自對知識的渴望,后者出自對真理的渴望和對真理的追求。——文蓋洛夫
10、誰焚燒書籍,誰也會焚燒人類。——海涅
11、在我來說,書籍伴我一生的事業。它們安慰我的晚年,解除我的孤寂。——蒙田
12、活學是讀書的創新,活用是實踐的創新。
13、人生的`時間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限的。人們要適應這個千變萬化的世界,就必須得不斷地讀書和學習。
1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5、外物之味,久則可厭;讀書之味,愈久愈深。——(宋)程顥
16、勞動是有神奇力量的民間教育學,給我們開辟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這種源泉是書本教育理論所不知道的。我們深信,只有通過有汗水,有老繭和疲乏人的勞動,人的心靈才會變得敏感、溫柔。通過勞動,人才具有用心靈去認識周圍世界的能力。
17、一篙不可須臾緩,為學如撐水上船。 作者:鄧雅聲
18、學者貴于行之,而不貴于知之。 作者:(宋)司馬光
19、觀書老眼明如鏡,論事驚人膽滿軀。——辛棄疾
20、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
21、當我們第一遍讀一本好書的時候,我們仿佛覺得找到了一個朋友;當我們再一次讀這本好書的時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作者:伏爾泰
22、不去讀書就不真正的教養,同時也不可能有什么辨別力。
23、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
24、讀書不趁早,后來徒悔懊。 作者:《清詩鐸·趁早歌》
25、好讀書,不求甚解。 作者:陶淵明
26、為樂趣而讀書。 作者:毛姆
27、書,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佚名
28、讀書之利,在于成才,成才之利,益眾及身。
29、缺乏信仰的學問不僅不能提高人,甚至把人降到低級動物的水平。
30、書籍是幼年人的導師,是老年人的護士。——柯里葉爾
31、讀書太多最容易成為自以為是的無知者。——盧梭
32、不怕讀的少,只怕記不牢。
33、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
34、讀書就應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一樣。——佚名
35、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36、社會和人的靈魂都在書里。——白楊
37、要知天下事,須讀古人書。——明馮夢龍
38、只要有堅強的意志,就能創造出更美好的奇跡。——吳群
39、一本好書,猶如一個生命的精華。
40、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41、學習的方法:一、工作中學習,學習后工作,二、做比說重要,習比學有效。——郭臺銘
42、懶散能磨去才智的鋒芒。
43、讀書一定要動手,書讀得越慢心靈才會越來越豐富。
44、讀書當將破萬卷;求知不叫一疑存。出處:對聯集錦
45、諺日:積財千萬,不如薄技在身。使之易習而可貴者,無過讀書也。世人不問愚智,皆欲識人之多,見事之廣,而不肯讀書,是猶求飽而懶勞饌,欲暖而惰裁衣也。作者:顏之推
46、各種蠢事,在每天閱讀書的影響下,彷佛在火上一樣,漸漸溶化。
47、"書猶藥也,善讀之可醫愚。"
48、書猶湯也,越品越知其味之濃烈。
49、有書的地方就有快樂。
50、明燈常作伴;益書常為朋。——《春聯集錦》
51、辛勤的蜜蜂永沒有時間悲傷。——布萊克
52、人做了書的仆從,便把活人帶死了。把書作為人的東西,則書本上的常識便活了。有了生命力了。 ——華羅庚
53等時間的人,就是揮霍時間的人。——伊朗
54、我們自動的念書,即嗜好的念書,請教別人是簡陋無用,只好先行泛覽,然后決議而入于本身所愛的較專門一門或幾門;但專念書也有弊病,所以必需和現實社會打仗,使所讀的書活起來。用心不雜,乃是入神要路。
55、見地,見地,不見不識。
56、念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看不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誦浪讀,決不能記,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朱熹《訓學齋規》
57、種下一種本性,收獲一種運氣。
58、做人誠為本,干事實為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