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科技學院有2個校區,分別為本部和咸安校區,本部地址為湖北省咸寧市咸寧大道88號、咸安校區地址為湖北省咸寧市咸安區永安大道2號。
湖北科技學院是一所區位優勢突出,交通十分便利的高校 位于湘鄂贛交界處的鄂南地區,北臨武漢70公里,南距岳陽120公里,武漢城市圈、長株潭兩個“兩型社會”試驗區與長江經濟帶的建設為學校發展帶來了良好的機遇;京廣鐵路、武廣高鐵、武咸城際列車、106國道、107國道、京港澳高速、杭瑞高速、大廣高速、長江黃金水道把學校納入現代立體交通網絡,從學校出發,乘坐武廣高鐵、武咸城際列車半小時內可以進入武漢市區,全程高速70分鐘內可達武漢天河機場。
湖北科技學院是一所校園環境幽雅,教學條件優良的高校 1861畝的校園里處處竹枝搖曳,桂影婆娑;一汪攬月湖碧波蕩漾,楊柳依依,是典型的江南山水園林校區,被評為“湖北省花園式學校”。學校校舍建筑面積60余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67億元;圖書館藏書210萬冊,中外文期刊14萬種,電子數據庫28個。
湖北科技學院是一所辦學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的高校 學校起源有兩支。其一是1937年創立的蒲圻簡易師范學校和1942年創立的湖北省立第一高級中學,幾經變遷,于1971年合并組建湖北省咸寧地區師范學校;1977年升格為武漢師范學院咸寧分院;1983年更名為咸寧師范專科學校;1993年更名為咸寧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其二是1965年創立的湖北醫學院咸寧分院,1994年獨立設置咸寧醫學院。2002年3月,咸寧醫學院、咸寧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合并組建咸寧學院;2011年12月,更名為湖北科技學院。學校在長期發展歷程中,從單一性的師范教育和醫學教育,幾經艱苦創業、升格合并、交叉融合,逐步發展為一所綜合性本科院校。1977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95年以來,相繼與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師范大學、湖北大學、武漢紡織大學、湖北醫藥學院等高校聯合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2011年,藥學獲批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2012年招錄首屆研究生。現有研究生、本科、專科三個辦學層次。近年來,學校經教育部批準,先后與德國、英國、法國、西班牙、印度、新加坡、巴基斯坦等國的10多所高校開展實質性合作辦學。
近五年,學校教師共承擔教研、科研項目2000余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4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6項、省部級項目130余項;獲各級各類教學、科研獎勵100余項,其中省部級以上獎項20余項。學生參加學科競賽屢獲佳績。2013年獲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一等獎;2014年榮獲第一屆全國大學生物聯網設計競賽(TI杯)華中與西南賽區決賽特等獎;2015年獲全國大學生物聯網設計競賽(TI杯)華中與西南賽區特等獎2個,獲咸寧市溫泉賽區首屆“香城杯”創業創新大賽一等獎1個;2016年獲第十一屆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全國總決賽電軌組二等獎,獲省第二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銀獎,獲2016年全國大學生物聯網設計競賽總決賽三等獎等。2017年,獲第五屆全國醫藥院校藥學/中藥學專業大學生實驗技能競賽二等獎;獲全國大學生物聯網設計競賽(TI杯)”全國總決賽三等獎;獲全國高校物聯網應用創新大賽總決賽三等獎;獲第六屆湖北省普通高校大學生化學實驗技能競賽(專業組)團體三等獎,個人一、二、三等獎各1個;“赤壁羊樓洞磚茶文化口述史調研”暑期實踐團隊榮獲團中央優秀報道獎,星火支教團隊獲得團中央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團隊。
湖北科技學院是一所學科門類齊全,辦學特色鮮明的高校 81年的辦學歷程,學校形成了醫學為傳統優勢學科,理學、工學、經濟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多學科交叉融合、相互支撐的學科體系。現有研究生招生專業3個,本專科專業89個,教學院19個,全日制在校生17000余人。有國家“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個(藥學專業)、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3個(藥學、生物醫學工程、地理科學)、國家級工程實驗室1個(材料輻射改性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國家級實驗實訓中心1個(全科醫學);“十三五”省屬高校優勢特色學科群1個(醫藥工程學科群)、省級重點(特色)學科2個(藥學、核科學與技術)、省級重點(培育)學科2個(臨床醫學、教育學)、湖北省第三批高校改革試點學院1個(湖科愛爾眼視光學院)、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4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生物醫學工程、地理科學、核工程與核技術)、省級品牌專業4個(藥學、生物醫學工程、地理科學、小學教育)、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專業計劃項目8個、省級精品課程18門;省級“2011計劃”1個(非動力核技術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省級重點實驗室和基地6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6個、省級實習實訓基地3個、省級創新創業和實踐基地3個、湖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1個、湖北省服務外包人才培養(訓)基地1個。
湖北科技學院是一所名師薈萃,英才輩出的高校 學校現有教職工共1398人,其中專任教師1023人,正高職稱120人,博士257人,兼職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87人;有特聘院士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2人、湖北省“楚天學者”15人、“彩虹學者”24人、“攬月學者”2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和省政府專項津貼專家與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0余人、全國優秀教師3人。有省級重點產業化團隊1個(非動力核技術產業化創新團隊);省級教學團隊2個(藥理學教學團隊、地理科學教學團隊)。改革開放以來,學校培養了具有社會責任感、人文素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10萬余人,他們中絕大多數人已成為咸寧市及周邊地區醫療衛生、基礎教育、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的骨干力量,還有不少人是海內外學界名流、商界雄才、政壇精英。《歐陽海之歌》作者金敬邁,美國克拉荷馬大學終身教授、血管細胞學與分子生物學專家鄒明輝等均畢業于我校。
海軍航空大學是985還是211
時間:2023-09-13 09:0:56湖南高考成績怎么查詢
時間:2023-09-18 03:0:00河源有哪些本科院校
時間:2023-09-18 08:0:02江蘇師范大學是985還是211
時間:2023-09-20 0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