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zhèn)低保申請條件
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申請人必須同時具備下列條件:
1.當地常住居民或持有非農業(yè)戶口居民;
2.共同生活家庭成員月人均收入低于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
注:當地常住居民是指持有當地常住戶口、有合法固定居所并在當地長期居住的居民;共同生活家庭成員是指具有法定贍養(yǎng)、扶養(yǎng)、撫養(yǎng)關系并共同居住、共同生活的所有家庭成員,包括戶籍遷出的在校就讀學生。
農村低保申請條件
經縣級民政部門審批確認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農村五保戶和特困優(yōu)撫對象、農村特困戶,以及經縣級人民政府批準的其他需要特殊救助的對象。
城鄉(xiāng)低保申請材料
1.居民身份證、戶口簿、社會保障卡;
2.職工工資單或工資領取憑證;
3.養(yǎng)老金領取憑證;
4.職工收入情況證明(單位勞動工資、人事部門出具);
5.失業(yè)保險金領取情況證明(街道、鄉(xiāng)鎮(zhèn)勞動服務部門出具);
6.協保人員和再就業(yè)特困人員生活補助情況證明(同上);
7.就業(yè)或職業(yè)培訓介紹證明(同上);
8.接受就業(yè)服務承諾書或就業(yè)雙向承諾書(同上);
9.失業(yè)人員喪勞鑒定書(區(qū)縣勞動保障部門出具);
10.殘疾人員登記、評定表(區(qū)縣殘聯出具);
11.離異家庭子女撫養(yǎng)費證明(區(qū)縣民政部門或區(qū)縣法院出具);
12.其它需要提供的材料。
城鄉(xiāng)低保辦理流程
居民申請低保待遇須按照個人申請,鄉(xiāng)、鎮(zhèn)經辦機構調查審核,村民委員會民主評議、公示,縣級民政部門審批的程序辦理。
1、個人申請。申請享受低保待遇,按屬地管理的原則,以家庭為單位,由戶主本人向常住地(或戶籍)所在鄉(xiāng)、鎮(zhèn)低保經辦機構或受委托的村民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并如實提供以下材料:身份類證件及復印件;收入類證明;凡在法定勞動年齡段內有勞動能力但未就業(yè)的申請對象,本人需提供有關求職登記證明、培訓和推薦就業(yè)記錄材料。
2、鄉(xiāng)、鎮(zhèn)經辦機構調查審核。鄉(xiāng)、鎮(zhèn)經辦機構對收到的申請和證明材料逐一認真審核,并組織入戶調查。基本符合條件的,提交所在村民委員會開展民主評議。符合條件的報縣級民政部門審批;不符合條件的,相關資料退回村民委員會,委托村民委員會通知申請人,并說明理由。
3、村民委員會民主評議。村民委員會根據鄉(xiāng)、鎮(zhèn)經辦機構提交的申請和審核材料,組織民主評議小組進行民主評議,并以無記名方式表決。民主評議無異議后進行公示。公示時間為7-30天。公示無異議的,由鄉(xiāng)、鎮(zhèn)經辦機構工作人員填寫《最低生活保障呈報審批表》,連同入戶調查情況和其他證明材料報到縣級低保工作機構。
4、縣級民政部門審批。縣級低保工作機構接到上報材料后開展初審,需要再次入戶核查的,要迅速組織人員入戶核查。初審符合條件的,定期提交民政部門評審委員會(小組)評審。批準享受低保待遇的對象,通知鄉(xiāng)、鎮(zhèn)經辦機構再次公示。公示無異議的,由鄉(xiāng)、鎮(zhèn)經辦機構代發(fā)《社會救助證》及銀行存折;沒有批準的對象,通過鄉(xiāng)、鎮(zhèn)低保經辦機構通知申請人。
宜昌市低保標準
2015年宜昌市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指導標準:480元/人/月。
2015年宜昌市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指導標準:3480元/人/年。
宜昌各區(qū)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一覽
溫馨提示:
凡宜昌市城鄉(xiāng)家庭人均月收入符合南陽市低保標準的,并具有宜昌市戶籍的城鄉(xiāng)居民均可到戶口所在村(居)委會進行咨詢或者提出書面申請,如實填報“最低生活保障金申請表”,并提供家庭收入等有關的證明材料。
達州辦理護照港澳通行證在
時間:2024-02-26 03:0:07廣安辦理護照港澳通行證在
時間:2024-02-26 03:0:10宜賓辦理護照港澳通行證在
時間:2024-02-26 03:0:57南充辦理護照港澳通行證在
時間:2024-02-26 03: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