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建黨節99周年講戰疫故事悟初心使命心得【篇一】
古語有云:“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初心是什么?是我們人生開始時希望我們變成一個什么樣的人的最初心情,就是讓你當初心潮澎湃的念想,是讓你甘愿臥薪嘗膽的理由,是讓你能夠逆流而上的動力。對于官員而言,不忘初心,就是堅持“居之不倦,行之以忠”的為政之道;牢記“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的為官箴言;保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為官本色。
不忘初心,就是讓我們永遠保持建黨時中國共產黨人的奮斗精神,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無論我們走得多遠,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無論我們走到多么光輝的未來,都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
不忘初心,還在于黨的根基在人民、黨的力量在人民,為此,就需要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不斷把為人民造福事業推向前進。
不忘初心,在當下極有現實指向。無論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還是全力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乃至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都需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歷史往往在經過時間沉淀后可以看得更加清晰”,不忘初心具有深刻內涵和豐富外延。立黨之初,我黨就把為共產主義、而奮斗確定為自己的綱領,歷經時間沉淀,已證明這個綱領經得起歷史檢驗,并取得了看得見的光輝成就,這也正是我們不忘初心的重要力量源泉。
毋庸諱言,一再強調不忘初心,也與一些黨員干部忘了初心有關。他們忘了入黨誓詞,忘了當初的理想信念,信仰發生了動搖,以至于貪污腐化,違法犯罪,走到了人民的對立面。
曾將理想信念比喻為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理想信念堅定,骨頭就硬,沒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就可能導致政治上變質、經濟上貪婪、道德上墮落、生活上腐化。誠哉斯言!面對多元化思潮,尤需堅定立場;面對各種誘惑,尤需擦亮眼睛;面對復雜的現實環境,尤需不忘初心,多補鈣,少得軟骨病;懷有赤子之心,不被畸形利益所狙擊。
“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一個人不忘初心,就是洗盡鉛華不忘本,一個政黨不忘初心,就能長期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只要勇于變革、勇于創新,我們黨就一定能向歷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優異的答卷!
七一建黨節99周年講戰疫故事悟初心使命心得【篇二】
“事業發展永無止境,共產黨人的初心永遠不能改變。”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其言諄諄:“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春秋有序人民不虧時彥,宇宙無極偉業尚待后賢。”《榜樣》讓我們見識到黨員應有的樣子,意識到前行的道路還很長,不忘初心方能凝聚前行的力量。鑒古照今,偉大的事業,呼喚榜樣輩出。作為一名黨員,我們要以榜樣力量為引領,始終做到“不忘初心”。
不忘初心,始終信念堅如磐石。羅曼.羅蘭說:“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堅定的信仰”。《榜樣》里的優秀共產黨員,他們始終抱著對共產主義信仰的無限忠誠,對黨和人民的無比熱愛,他們在挫折面前不低頭,堅韌不撥,不計個人得失,始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因此,以榜樣力量為引領,不忘初心,就要做到信念始終堅如磐石:始終忠誠于黨的信仰,忠誠于黨組織,忠誠于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緊密的,主動在思想上畫出紅線,在行動上明確界限,時刻牢記“不忘初心”的深切叮囑。
不忘初心,始終律己嚴格要求。“自律不嚴,何以服眾?” 嚴于律己,不是一句口號。我們看到,《榜樣》里的優秀共產黨員,他們始終以身作則,嚴守黨紀黨規,無一不是對自身要求十分嚴格的人。作為一名黨員,以榜樣的力量為引領,不忘初心,就要始終律己以嚴:堅持以黨性為尺,丈量自己一言一行,從細小的問題入手,無論生活上還是工作上,都要做到心不貪,嘴不饞,手不長,潔身自好,時時警惕,始終心有所畏、心有所戒,堅決守住防線。
不忘初心,始終擔當奉獻有為。強調要“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腳步不歇,前行不止。《榜樣》里優秀共產黨員,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始終奮斗不止,有的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因此,以榜樣力量為引領,始終不忘初心,就要做到始終不懈奮斗:緊密同志的,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在各自崗位上,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奮發有為,把黨的十九大的重要部署落實到實實在在的行動中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不忘初心,始終為民不忘宗旨。十九大報告中,共有57個“心”字。初心、同心、信心、關心、核心、心連心……我們看到的是,中國共產黨對國家和民族堅定的信念,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堅守。《榜樣》里,很多優秀共產黨員,他們始終有著“一顆為黨為人民矢志奮斗的心”。進入,肩負新使命。作為一名黨員,以榜樣力量為引領,不忘初心,就要始終為民不忘宗旨:秉承黨的優良傳統,牢記黨的宗旨,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實踐“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七一建黨節99周年講戰疫故事悟初心使命心得【篇三】
防控新冠肺炎是一場嚴峻斗爭,是考驗黨員干部初心使命的戰場。2020年2月9日,安徽合肥市包河區委常委、組織部長施__在防疫一線連續奮戰15天,因勞累過度,突發心肌梗塞,不幸殉職,在47歲的盛年,以戰斗的姿態,倒在了抗疫征程中。追憶最后15天的工作軌跡,回望22年的組工生涯,施__以舍身的壯烈、執著的堅守,踐行了一名組工干部的初心和使命。
在這全民抗“疫”,即將迎來春暖花開的時候,年僅47歲的施__卻永遠地離開了我們。47歲的盛年,22年的組工生涯,連續奮戰15天,這三個貌似普通的數字,構成了施__別樣的壯烈人生。47、22、15,這三個不同的“數字”,體現出施__高尚的情懷,鑄起了一座組工干部擔當使命的豐碑。
47歲的盛年,保持“戰斗”姿態。“做正直的人、干正派的事”,這是施__同志一生的真實寫照。正直、正派,或曰“公道”,是一件看似簡單踐行起來卻很困難的事情。因為要做到“公道”,很多時候就要放棄個人利益。然而,施__在工作中,一直秉承著“公道正派”的立身之本,對三種人是三種不同的態度:對那些套近乎、拉關系的人,他不通人情世故;對那些探聽口風、打聽消息的人,他守口如瓶;對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基層同志,他不讓他們“吃虧”。他有著一副鐵肩膀,一生扛起忠誠公道的擔當,一直保持著戰斗的姿態,直到生命定格。
22年的組工,堪稱“實干”楷模。黨建工作是引領一切工作的“頭羊”,而組工工作又是黨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22年的組工生活中,施__同志始終抱定“實干”的態度,不搞那些冠冕堂皇的花架子,而是把每一項工作落到實處。“作為一名領導干部,能為事業發展留下什么?”這是施__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找準方向、確定項目、培養人才,施__用“繡花”的功夫將每一項工作做到極致。特別是在打造“養人”環境中,他總是說:“人才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在“黨組織對群眾有求必應,群眾對黨組織一呼百應”的黨建格局下,各項工作的推進順風順水。
15天的奮戰,踐行“服務”初心。這場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來勢洶洶,讓人猝不及防。作為合肥市包河區委常委、組織部長,施__毫不猶豫地奮戰在抗“疫”一線。“防疫是場人民戰爭,是狹路相逢勇者勝的硬仗,是檢驗錘煉我們黨性的時候。”這鏗鏘有力的堅定誓言,是施__全身心投入戰斗的力量源泉。他始終堅守崗位、積極履職,嚴格落實上級安排,謀劃開展了“戰疫情·組工在行動”,推動組建了“區直機關疫情防控黨員先鋒隊”。就這樣,連續15天的超負荷工作,錚錚鐵漢也受不了。“放心不下大家、唯獨忘了自己”,就這樣,施__戰斗到最后,用真誠的“服務”踐行著不變的初心。
一身正氣,踐行人生的價值;滿腔熱血,譜寫生命的頌歌。“掬一捧清淚,思一身清風!念勞累身影,追奮進足跡!”這是一名包河區基層干部追思施__時寫下的。是呀,情雖切切道不盡他的舍身壯烈;數語寥寥繪不出他的執著風姿。好領導魂兮歸去,愛心更當接力傳承。施__用生命中的三個“數字”,鑄起的一座組工干部擔當使命的豐碑,將屹立在廣大黨員干部的心中。
七一建黨節99周年講戰疫故事悟初心使命心得【篇四】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我是黨員我先行!”抗擊疫情戰役打響以來,某某市三醫院內科黨支部積極響應和醫院黨委的號召,迅速行動,黨群連心,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進模范作用,筑牢“生命防護網”,全力以赴為打贏疫情防控戰役而努力。
愛心援助支援,勇用于擔當。“國有戰、召必回、戰必勝”,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內科黨支部廣大黨員和職工沖在了戰場的第一線,用專業技術投身到這場沒有硝無聲的戰斗中去,舍小家為大家,以實際行動積極支援前線疫情防控工作。在醫院派送援鄂的兩批11名醫務人員中,內科黨支部片區有8名醫務人員,其中中共黨員2名。援鄂中的普通群眾職工積極向黨組織靠攏,激情滿懷寫下入黨申請書向黨表決心。在疫情面前,內科支部黨員和普通職工,主動擔當作為,讓黨旗在防控疫情一線高高飄揚。在院的內科支部黨員和職工群眾已經做好充分準備隨時奔赴前線,扛起責任,擔當作為。
加強培訓,筑牢防線。內科黨支部發出全力抗擊疫情倡議,組織并號召支部各科黨員學習、宣傳新冠肺炎防控指南,充分發揮科學宣傳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作為奮戰在一線的臨床醫護人員,認真篩查可疑病患,做好科學健康知識宣傳,引導廣大患者及家屬不信謠、不傳謠,科學防控,理性應對。同時,筑牢自身安全衛生安全意識,加強個人防護,共同筑牢防控陣地,確保病區、患者和醫務人員安全。
黨員在前,投身志愿。內科黨支部多名黨員及職工群眾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進模范作用,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及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共產黨員的先進性。黨員和普通職工積極參加醫院黨員志愿者隊、青年突擊隊,犧牲休息時間支援門診疫情篩查及發熱門診的工作,發放宣傳資料,認真做好疫情監測、排查、隔離、救治等工作。
“一個支部一個堡壘,一名黨員一面旗幟”。在抗擊新冠肺炎的戰役中,內科黨支部每一位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醫院黨委的領導下,為群眾作表率,帶領職工群眾全力以赴投入到抗擊疫情戰役中,不畏懼、不退縮、不計個人得失,筑牢防控堅固堤壩,為打贏防控戰役貢獻力量!
七一建黨節99周年講戰疫故事悟初心使命心得【篇五】
歲末,因新型冠狀病毒席卷全國,疫情防控形勢嚴峻,2020年注定是一個不平凡的年份。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疫情傳播速度之快,令人震驚。在醫院黨委及院領導的帶領下,全院周密部署,精心安排,沉著應戰,采取措施,開展抗擊疫情行動。
為積極應對突發疫情,某某總醫院建立了強大的防控體系,立即組建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醫療梯隊,科室接到通知后,醫護人員積極報名,“我工作年頭長,有經驗。”、“我年齡小,沒有家庭負擔。”一聲聲“報名”,一句句“我可以!”科室微信工作群中接起了長龍,成為了這個冬天最溫暖的語言,也成為我們最鏗鏘有力的誓言。
有些同事退掉了春節回鄉的火車票;有些同事取消了出行旅游的機票和酒店;有些家在遠方的同事只匆匆與年邁的父母團聚了片刻就折返回京,實現了全科全員備崗,每個人都在為抗擊疫情傾注全部的力量。值班醫護在病區內張貼各種宣教單,為住院患者宣講疫情防控知識、演練七步洗手法以及如何使用快速手消液等。科室口罩儲備告急,調集所有力量,護士某某的父親遠在山東老家,為科室醫護人員采購口罩,并快速郵寄到科室。
面對疫情,有多少人舍小家、為大家。科室的某某醫生,他的愛人是門診部及醫患關系辦公室的熊怡南醫生,兩人的家鄉是此次疫情最為嚴重的武漢,在得知家鄉疫情后,他們毅然退掉返鄉機票,返京回崗值班堅守。熊怡南更是寫下了請戰書,請求支援家鄉武漢。她在請戰書中寫道:“他們正義無反顧地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我又如何能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置身事外?”,“大疫當前,我更愿意選擇與昔日戰友并肩作戰,負重前行!”。夫妻二人相互支持、相互鼓勵。同樣為人父母,同樣為人子女,只因那一身白衣,一位父親的選擇不再只是孩子,一位母親的承擔更是為了大眾。
沒有一個冬天不能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在這個特殊的時期,總醫院醫護團隊能做的就是團結一心,每個人盡自己所能,扛起屬于自己的責任。感謝這支優秀團隊每一個默默付出的人,言行中彰顯著最無畏的一面。致敬平凡崗位中治愈病患的仁韌醫者,生命中蘊藏著高尚的靈魂。病毒無情,大愛無聲,攜手前行,共克時艱!
最新黨員一對一談心
時間:2024-04-24 02:0:08通用版一對一談心談話記錄2
時間:2024-04-24 02:0:27最新普通黨員一對一
時間:2024-04-24 02:0:33最新一對一談心談話
時間:2024-04-24 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