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融入”推動建立長效機制
教育部思政司負責人告訴記者,《意見》主要從五個方面促進“融入”教育教學和管理服務各環節。一是融入教育教學,形成各級學校有機銜接的課程教材和教育教學體系。具體舉措包括:研制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修訂德育、語文、歷史教材;實施高校課程體系和教育教學創新計劃等。
二是融入社會實踐,形成政府、學校、企業、社會共同參與的實踐育人模式。具體舉措有:建立完善師生志愿服務體系,成立教師志愿服務組織,制定實施《學生志愿服務管理辦法》;實施“實踐育人共同體建設計劃”;推進“大學生講師團”暑期“三下鄉”等主題社會實踐活動。
三是融入文化育人,形成涵養優秀傳統文化和校園文化品牌的培育機制。具體舉措包括:創新主題教育活動,形成系列校園文化品牌;在日常教育管理中積極融入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教育,挖掘校訓、校歌蘊含的歷史文化積淀;充分利用現有平臺繁榮校園文藝創作;選樹傳頌“校園好故事”“校園好聲音”,形成教育的濃厚氛圍。
四是融入制度建設,形成體現的系列制度安排。具體舉措包括:推進現代學校制度建設,完善學校規章制度,修訂師生行為準則,建立和規范學校禮儀制度;探索建設學生誠信檔案;落實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等。
五是融入研究傳播,形成學校培育和踐行宣傳工作機制。具體舉措包括:設立研究專項,深入開展理論研究;發揮新媒體傳播作用,開展網絡主題教育和宣傳活動;強化工作保障;積極推動工作創新等。
大學讀兩個專業需要什么條
時間:2024-09-23 08:0:12國家勵志獎學金與助學金區
時間:2024-09-23 08:0:25國家勵志獎學金評審標準是
時間:2024-09-23 08:0:35國家勵志獎學金申請理由150
時間:2024-09-23 08: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