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6q0um"></strike>
  • <strike id="6q0um"><s id="6q0um"></s></strike>
  • <ul id="6q0um"></ul><strike id="6q0um"></strike>

    當前位置:高考升學網 > 規章制度 > 正文

    2019年內蒙古自治區元上都遺址保護條例

    更新:2023-09-19 01:22:46 高考升學網

    《內蒙古自治區元上都遺址保護條例》

      (5月30日內蒙古自治區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世界文化遺產元上都遺址的保護,傳承人類文明,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元上都遺址保護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元上都遺址是指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和多倫縣境內的以元上都都城遺址的文物遺存,包括城址、祭祀遺址、墓葬區以及行宮遺址。

      第三條 本條例適用于元上都遺址及其周邊生態、人文環境的保護、管理和利用。

      第四條 元上都遺址保護管理工作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確保遺址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第五條 元上都遺址的保護、管理和利用工作,應當納入自治區、錫林郭勒盟及遺址所在地旗縣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

      第六條 自治區人民政府、錫林郭勒盟行政公署及元上都遺址所在地旗縣人民政府應當將元上都遺址保護經費納入財政預算。

      鼓勵通過社會捐贈和國際援助等形式,多渠道籌集元上都遺址保護管理經費。

      第七條 錫林郭勒盟行政公署負責元上都遺址的保護、管理和利用工作;元上都文化遺產管理機構承擔元上都遺址保護、管理和利用的具體工作;元上都遺址所在地旗縣人民政府配合做好相關工作。

      自治區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門對元上都遺址的保護、管理和利用工作進行指導和監督。

      元上都遺址所在地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發展和改革、民族宗教、公安、國土資源、住房和城鄉建設、環境保護、交通運輸、水利、農牧業、林業和旅游等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元上都遺址保護、管理和利用的相關工作。

      第八條 《元上都遺址保護總體規劃》是元上都遺址保護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據,由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布并組織實施,不得擅自變更;確需變更的,應當經原批準機關批準。

      第九條 元上都文化遺產管理機構的主要職責:

      (一)具體組織實施《元上都遺址保護總體規劃》和《元上都遺址保護管理規劃》;

      (二)組織編制各類專項規劃;

      (三)對涉及元上都遺址的規劃建設項目提出意見;

      (四)建立健全保護元上都遺址檔案和各項規章制度;

      (五)配合文物考古單位對元上都遺址進行文物考古調查、勘探、發掘等工作;

      (六)負責元上都遺址出土文物的收藏、整理、保護和宣傳展示工作,開展有關學術研究和交流工作;

      (七)負責對元上都遺址各類遺產要素的日常監測、定期維護,并建立日志;

      (八)建立元上都遺址安全保護的應急預案;

      (九)依法查處破壞元上都遺址及保護設施的違法行為;

      (十)其他與元上都遺址保護、管理和利用有關的工作。

      第十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元上都遺址的義務,并有權對破壞元上都遺址及保護設施的違法行為進行檢舉和控告。

      元上都遺址所在地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對元上都遺址保護、管理以及科學研究做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精神鼓勵或者物質獎勵。

      第二章 保護

      第十一條 元上都遺址的保護對象包括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自然環境:

      (一)物質文化遺產包括宮城、皇城、外城、關廂、鐵幡竿渠、東涼亭及羊群廟祭祀遺址、臥牛石墓地、砧子山墓地、一棵樹墓地等;

      (二)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與元上都遺址相關的祭敖包、民歌、傳說、蒙古語標準音等;

      (三)自然環境包括上都河水系、龍崗山和金蓮川草原以及區域內濕地、沙地、森林、草原、湖泊等。

      第十二條 元上都遺址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由自治區人民政府劃定并公布。

      第十三條 自治區人民政府應當為元上都遺址作出標志說明,標志說明包括元上都遺址的名稱、保護范圍、建設控制地帶和管理機構等內容,并包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的世界遺產標志圖案。

      第十四條 元上都遺址保護、管理和利用等各類專項規劃,應當符合《元上都遺址保護總體規劃》《元上都遺址保護管理規劃》。

      元上都遺址的專項規劃及界線和功能區域不得隨意變更;確須變更的,應當經元上都文化遺產管理機構同意并報原審批機關批準。

      第十五條 元上都遺址所在地的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鄉村規劃,凡涉及元上都遺址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的,應當符合《元上都遺址保護總體規劃》《元上都遺址保護管理規劃》。

      第十六條 元上都遺址保護工作的重大事項實行專家咨詢論證制度。

      第十七條 元上都遺址的文物保護工程應當遵循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

      元上都遺址的搶險加固工程、修繕工程、保護性設施工程、安全技術防范工程和監測工程等重大保護工程,應當編制專項技術方案并經過專家論證后,由元上都文化遺產管理機構向上級文物行政部門申請,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審核批準。

      第十八條 元上都遺址的文物保護工程應當依法進行招標,由具有相關資質的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單位承擔。各項工程應當依法實行施工許可、竣工驗收和備案制度。

      第十九條 元上都遺址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內的建設項目應當符合《元上都遺址保護總體規劃》和《元上都遺址保護管理規劃》規定的要求,并在體量、規模、色調、造型、風格等方面與遺址的景觀相協調。

      在建設控制地帶內的建設工程項目設計方案應當經上級文物行政部門同意后,報城鄉建設規劃部門批準。

      第二十條 在元上都遺址保護范圍內進行文物考古調查、勘探和發掘以及開展相關科學研究項目,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相關規定履行報批手續,并向元上都文化遺產管理機構通報情況。

      第二十一條 元上都遺址保護范圍內已經開墾的草原,應當退耕還草。

      建設控制地帶內原居住單位和個人,應當嚴格保護、科學管理、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堅持草畜衡,不得超載過牧。

      第二十二條 在元上都遺址保護范圍內不得進行除文物考古調查、勘探、發掘以及文物保護工程和必要的保護設施、游客服務設施建設之外的其他建設工程或者爆破、鉆探、挖掘等作業。因特殊情況需要進行其他建設工程或者爆破、鉆探、挖掘等作業的,應當依法履行報批手續。

      第二十三條 在元上都遺址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擅自移動、拆除或者污損破壞標志說明、界樁等保護設施;

      (二)擅自進行采礦、采土、采砂、采石等活動;

      (三)從事產生工業粉塵、廢氣、廢渣、廢水、噪聲等環境污染的生產活動;

      (四)砍伐或者損壞樹木、挖掘藥材及采集動植物標本等活動;

      (五)圍堵填塞河道、填埋排干濕地以及其他可能損害地質地貌的行為;

      (六)其他破壞、損壞文物和危害遺址的行為。

      第三章 管理

      第二十四條 自治區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門應當對元上都遺址進行定期和不定期巡視、督查;元上都文化遺產管理機構應當進行定期監測和反應性監測;鼓勵使用先進科學技術手段,開展多學科、多部門合作的監測。

      第二十五條 元上都文化遺產管理機構應當對文物本體保護狀況、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內的自然、人為變化、周邊地區開發對文物本體的影響、游客承載量等進行日常監測,建立監測檢查記錄檔案,并于每年第一季度將上年度的日常監測報告上報自治區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門。

      第二十六條 元上都文化遺產管理機構應當建立監督舉報機制,及時受理公眾對破壞元上都遺址和周邊環境行為的舉報。

      第二十七條 元上都遺址保護范圍內應當配備安防、消防、急救等設備和設施。

      元上都文化遺產管理機構應當按照安全保護的應急預案,定期進行演練,確保游客、文物和環境的安全。

      第二十八條 在發生危及元上都遺址安全的突發事件或者發現元上都遺址存在嚴重安全隱患時,元上都文化遺產管理機構應當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采取緊急控制措施,并向元上都遺址所在地公安部門、錫林郭勒盟行政公署和自治區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門報告。

      第四章 利用

      第二十九條 元上都遺址出土的文物,應當登記造冊,妥善保管,經文物行政部門批準后,由元上都遺址博物館收藏,除需要特殊保護的文物外,應當免費向公眾展示。

      第三十條 元上都文化遺產管理機構應當運用多種方式,廣泛開展宣傳展示工作,提升元上都遺址世界文化遺產品牌價值。

      第三十一條 在元上都遺址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內開設服務項目,應當遵循公開、公、公正和公共利益優先原則。

      鼓勵當地居民從事與元上都遺址有關的旅游服務業。

      第三十二條 元上都遺址應當嚴格控制環境容量和游客接待規模,適度發展元上都遺址旅游,并為游客配備無障礙設施和必要的醫療服務等設施。

      第三十三條 在元上都遺址保護范圍內拍攝電影、電視劇、專業錄像或者專業攝影,應當確保文物和環境安全;需要相關部門批準的,按照國家和自治區有關規定辦理。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四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的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已經作出具體處罰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十五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擅自移動、拆除或者污損破壞標志說明、界樁等保護設施的,由元上都文化遺產管理機構處以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第三十六條元上都文化遺產管理機構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貪污、挪用保護經費的;

      (二)因不負責任造成元上都遺址文物損毀或者流失的;

      (三)隨意變更元上都遺址的各項規劃及界限和功能區域的;

      (四)對檢舉、控告破壞元上都遺址及保護設施的違法行為不及時受理或者不予查處,造成嚴重后果的;

      (五)其他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行為。第六章附則

      第三十七條 本條例自7月1日起施行。

    最新圖文

    達州養犬管理條例最新2025

    時間:2024-02-26 07:0:12

    廣安養犬管理條例最新2025

    時間:2024-02-26 06:0:14

    宜賓養犬管理條例最新2025

    時間:2024-02-26 06:0:23

    南充養犬管理條例最新2025

    時間:2024-02-26 06:0:29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无线码|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91| 成a人片亚洲日本久久| 亚洲kkk4444在线观看| ass亚洲**毛茸茸pics| 亚洲an日韩专区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综合人成综合网站00| 亚洲色图古典武侠|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综合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九九综合| 亚洲三级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456人成在线| 亚洲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蜜桃| 色偷偷尼玛图亚洲综合|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播放器下载| xvideos亚洲永久网址| 亚洲黄黄黄网站在线观看| 日韩亚洲变态另类中文| 亚洲精品高清无码视频| 亚洲ⅴ国产v天堂a无码二区| 中文字幕亚洲第一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 国产亚洲sss在线播放|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Aⅴ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软件| 亚洲国产专区一区|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 亚洲好看的理论片电影| 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 亚洲男人天堂2018av| 亚洲av日韩av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另类少妇17p|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99999久久久久久亚洲| 亚洲av成本人无码网站|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婷婷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