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不是雙一流大學,率屬于省教育廳的民辦本科學校。根據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在各省發布的招生計劃批次設置,我們可以知道,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是二本高校,"全國先進獨立學院中國獨立學院排行榜10強 “理工科實力第一名”的“五星”獨立學院廣東省首批普通高校本科轉型試點高校改革開放40年最具影響力教育品牌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準,于2004年5月8日正式成立的普通高等學校。學校現設18個專業學院(教學部)、涵蓋七大學科門類的61個本科專業,全日制普通本科在校生近20000名。學校以北京理工大學為辦學主體,秉持“注重質。
"全國先進獨立學院中國獨立學院排行榜10強 “理工科實力第一名”的“五星”獨立學院廣東省首批普通高校本科轉型試點高校改革開放40年最具影響力教育品牌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準,于2004年5月8日正式成立的普通高等學校。學校現設18個專業學院(教學部)、涵蓋七大學科門類的61個本科專業,全日制普通本科在校生近20000名。學校以北京理工大學為辦學主體,秉持“注重質量、提升內涵、凝練特色、創建品牌”的辦學思路,工學類專業具有突出特色和明顯優勢,工、理、管、文、經、法、藝協調發展,是廣東省首批普通高校本科轉型試點高校。人才培養學校以北京理工大學為辦學主體,是其重要延伸和戰略組成,下設有信息學院、計算機學院、工業自動化學院、航空學院、材料與環境學院、商學院、會計與金融學院、民商法律學院、外國語學院、設計與藝術學院、數理與土木工程學院、布萊恩特學院、中美國際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榮譽學院、創業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體育部等18個專業學院(教學部),現有統招全日制本科在校生近2萬人,畢業生6.5萬余人。畢業生就業率均在95%以上,就業質量不斷提升。在珠海當地就業率持續保持在24%左右,過半畢業生在珠海、廣州和深圳就業。學校傳承北京理工大學的延安精神和教育理念,抓住機遇,開拓進取,找準定位,逐步形成了目標明確、專業多樣、特色凸顯、師資到位、設施齊備、制度健全的教育教學體系,實現了快速、跨越式發展。學校秉承“德以明理、學以精工”的校訓,形成了“勤奮、務實”的學風和“嚴謹、誠信”的校風,致力培養志向高遠、基礎扎實、體魄強健、心境恬美,具有創新精神和國際視野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學校在繼承北京理工大學的品牌學科專業優勢的基礎上,根據廣東省尤其是珠三角地區產業結構特點,設置優勢和特色專業,體現專業的應用性、創新性和復合性。目前,學校現有61個本科專業,其中理工科專業34個,占比為55.73%。專業結構基本對接通用航空、電子信息、智能制造、軟件、化工、集成電路、智能電網、新能源汽車、物聯網、大數據、3D打印等粵港澳大灣區重點發展的支柱產業。形成了工學類專業集成度高、專業體系與產業鏈關聯度高、專業布局與珠三角主導產業吻合度高的應用型特色明顯的專業體系。學校現有會計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工藝、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電子科學與技術、工程管理、財務管理等8個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省級應用型人才培養示范專業機械工程,1個省級戰略新興產業特色專業信息工程,法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等2個省級特色專業,電子科學與技術、機械工程、自動化、環境工程、軟件工程等5個通過IEET工程及科技教育認證專業;1個省級特色重點學科機械工程,通信與信息系統、化學工程等2個省級重點培育學科,機械工程、通信與信息系統、化學工程等3個市級優勢學科。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和模式,學校自2016級學生起實施“完全學分制”;深化本科教育應用型轉型發展,積極推進國際專業認證工作,努力提升畢業生的學歷含金量和國際競爭力。2018年,廣東省教育廳公布了2017年廣東省教育教學成果獎獲獎項目,我校信息學院申報的“產教融合、協同創新雙力驅動電子信息類3加X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獲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工業自動化學院的《以“交叉融合、協同育人”促進機械類復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實踐》項目榮獲2019年廣東省教育教學成果獎(高等教育類)二等獎。學生積極參加各類學術科技和創新創業競賽,自2007年以來,獲得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等重大競賽國際獎項70余項,國家級、省級三獎項共400余項。師資隊伍學校的師資隊伍以北京理工大學為依托,海納百川,廣聚賢才。經過十余載發展,逐步形成一支年富力強,結構合理,專兼職結合的教師隊伍;擁有一大批理論基礎扎實,實踐經驗豐富的 “雙師型”教師,高度吻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求。教授、副教授等具有副高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占比30%,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的教師占比86%。目前已形成以校本部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以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為主力,以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優秀中青年教師為支撐的較科學、合理的師資隊伍。中國工程院院士朵英賢、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梁慧星、著名統計學家方開泰、國家級教學名師焦永和等一批專家名師受聘在學校工作。學校建立了以周立偉院士、朵英賢院士、甘曉華院士、梁慧星學部委員、倪國強教授等專家光電技術與智能制造系統、民用無人機技術、印制材料、高端制造業、民商法、港航物流、產業生態等7支科研創新團隊。幾年來,累計有19名專家教授受聘為廣東省科技特派員,5名教師被納入“廣東省優秀青年教師培養計劃”培養對象。辦學條件學校坐落在美麗的珠海市唐家灣,北倚青蔥翠綠的鳳凰山麓,面向浩瀚的南中國海,京港澳高速公路、廣東西部沿海高速公路從學校的東北兩側通過。學校東門面對廣珠城軌唐家灣站,50分鐘往返珠海與廣州,交通十分便利。校園內20萬平方米的人工湖波光漣漪,綠化環境達校區總面積80%以上,綠樹成蔭,鳥語花香,淺潭碧水點綴其中,寧靜、典雅,是莘莘學子學習生活的理想之地。學校已建成教學樓、圖書館、實驗室、學生宿舍和學生食堂等教學和配套設施50萬余平方米,體育運動場地10萬余平方米。學校教學設施完備,技術先進,已建成信息、計算機、機械、化工、材料、藝術、設計等52個實驗室(中心)。其中,擁有工程訓練中心、電子信息基礎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化學化工實驗中心、機械與車輛學院實驗中心、物理實驗教學中心、商科綜合仿真實訓中心等6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電子信息實踐教學基地、嵌入式系統設計方向應用型人才實訓實習基地等8個省級實驗(實踐)教學基地;通用航空、電子信息創新創業等2個省級協同育人平臺;校企共建實踐教學基地累計364家。學校已建成各級科研平臺23個,包括1個省部級實驗室北京理工大學光電成像技術與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珠海分室,1個省級工程技術中心廣東省環保型油墨工程技術研發中心,高端制造業協同創新中心、光電信息技術與應用協同創新中心、印制材料協同創新中心等3個市級協同創新中心,機械制造系統工程重點實驗室、智能電網與新能源技術重點實驗室、民用無人機重點實驗室3個市級重點實驗室,1個市級公共實驗室油墨涂料技術及中試公共實驗室,1個市級公共技術平臺機器視覺市級公共技術服務平臺,6個市級社科研究基地。學校以校園網絡為基礎,從教學環境、教學資源到教學科研管理全部活動實現了信息化。學校還成立了大學生事務中心,其規模及運行模式在廣東省內屬首創,服務項目包括收費充值、學生資助、教務管理、后勤管理、戶籍管理、社團服務、商業保險、網絡與卡務、失物招領等36項業務。學校積極搭建學生創新創業平臺,其中創業工場被認定為市級創業孵化基地,目前在孵企業35家,其中32家完成工商注冊;畢業生三年后自主創業比例為8.7%,高于全國同期數據5.4%。國際交流與合作國際及港澳臺交流合作是學校發展的新亮點,近年來學校注重國際及港澳臺交流合作發展,截至目前已與國(境)外72所高校簽署了交流與合作協議。學校與美國布萊恩特大學合作辦學項目獲教育部批準,目前在校生超過400人;2016年成立了中美國際學院,與美國優質高校(新墨西哥大學、喬治城大學、佩斯大學、摩斯大學、肯塔基大學)開展聯合培養及本碩連讀項目,已有在校生招生900多名。學校特別重視與臺灣的交流合作,截止目前已與臺灣13所高校簽署了合作協議并建立了合作項目,累計已有790余名學生赴臺灣高校進行短期學習及交流;有100多位教師及管理人員赴臺灣高校學習或進修;我校還招聘了來自臺灣的教師,目前有臺灣教師36人;連續四年與臺灣多所高校舉辦“兩岸一家親”學生文化交流營活動,共有218名臺灣學生來我校交流訪學。榮譽事跡2005年,學校高質量、一次性通過教育部專項檢查。教育部專家組高度評價我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是名校辦學的典范。2006年,學校以全國影響力排名第4、活躍度排名第7的成績入選“網絡中國·消費品牌活躍度及影響力獨立院校10強”;2008年,學校以全國排名第7的成績入選中國校友會網、《大學》雜志和21世紀人才報發布《2008中國民辦高校評價研究報告》的“2008中國獨立學院排行榜10強”;2010年7月,學校從全國322所獨立學院中脫穎而出,被評為“全國先進獨立學院”。學校先后于2011、2012、2013、2014、2019年多次被新華網、騰訊網、新浪網評為“十大品牌獨立學院”“年度品牌影響力獨立學院”。2011年12月,學校新增學士學位授予單位和專業2011全部順利通過評審。2014年11月,廣東省獨立學院實力榜發布,我校被評為“理工科實力第一名”的“五星”院校。2015年,學校率先進入廣東省2A批次招生錄取。2016年,學校入選廣東省首批普通高校本科轉型試點高校。2017年,學校在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武漢大學中國教育質量評價中心和中國科教評價網聯合發布的“2017中國獨立學院競爭力排行榜”中名列第三,入選聚志愿2017中國獨立學院綜合實力10強、校友會2017中國二線城市最好獨立學院排行榜10強,得到社會的認可。2018年4月,學校獲評“國際影響力獨立學院”。2018年5月,學校獲評“改革開放40年最具影響力教育品牌”。王韜光董事長獲評“2018中國民辦教育行業十大領軍人物”,并被推選為“中國民辦教育領袖聯盟副主席”。2019年,學校獲評新華網“2019年度品牌影響力獨立學院”、獲評騰訊網“2019年度綜合影響力獨立學院”。發展愿景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以其嶄新的辦學模式、靈活的辦學機制、豐富的辦學資源和巨大的發展潛力,堅持注重質量、提升內涵、凝練特色、創建品牌的辦學思路,立足珠海、服務廣東、面向全國、放眼世界的辦學宗旨,努力創建應用型名牌大學。"
A類36所 | |||
北京大學 | 中國人民大學 | 清華大學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北京理工大學 | 中國農業大學 | 北京師范大學 | 中央民族大學 |
南開大學 | 天津大學 | 大連理工大學 | 吉林大學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復旦大學 | 同濟大學 | 上海交通大學 |
華東師范大學 | 南京大學 | 東南大學 | 浙江大學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廈門大學 | 山東大學 | 中國海洋大學 |
武漢大學 | 華中科技大學 | 中南大學 | 中山大學 |
華南理工大學 | 四川大學 | 重慶大學 | 電子科技大學 |
西安交通大學 | 西北工業大學 | 蘭州大學 | 國防科技大學 |
B類6所 | |||
東北大學 | 鄭州大學 | 湖南大學 | 云南大學 |
西北農業科技大學 | 新疆大學 |
北京交通大學 | 北京工業大學 | 北京科技大學 | 北京化工大學 |
北京郵電大學 | 北京林業大學 | 北京協和醫學院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首都師范大學 | 北京外國語大學 | 中國傳媒大學 | 中央財經大學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外交學院 |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 北京體育大學 |
中央音樂學院 | 中國音樂學院 | 中央美術學院 | 中央戲劇學院 |
中國政法大學 | 天津工業大學 | 天津醫科大學 | 天津中醫藥大學 |
華北電力大學 | 河北工業大學 | 太理理工大學 | 內蒙古大學 |
遼寧大學 | 大連海事大學 | 延邊大學 | 東北師范大學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東北農業大學 | 東北林業大學 | 華東理工大學 |
東華大學 | 上海海洋大學 | 上海中醫藥大學 | 上海外國語大學 |
上海財經大學 | 上海體育學院 | 上海音樂學院 | 上海大學 |
蘇州大學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南京理工大學 | 中國礦業大學 |
南京郵電大學 | 河海大學 | 江南大學 | 南京林業大學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南京農業大學 | 南京中醫藥大學 | 中國藥科大學 |
南京師范大學 | 中國美術學院 | 安徽大學 | 合肥工業大學 |
福州大學 | 南昌大學 | 河南大學 | 中國地質大學 |
武漢理工大學 | 華中農業大學 | 華中師范大學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湖南師范大學 | 暨南大學 | 廣州中醫藥大學 | 華南師范大學 |
海南大學 | 廣西大學 | 西南交通大學 | 西南石油大學 |
成都理工大學 | 四川農業大學 | 成都中醫藥大學 | 西南大學 |
西南財經大學 | 貴州大學 | 西藏大學 | 西北大學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長安大學 | 陜西師范大學 | 青海大學 |
寧夏大學 | 石河子大學 | 中國石油大學 | 寧波大學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第二軍醫大學 | 第四軍醫大學 |
北京大學 | 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心理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考古學、中國史、世界史、數學、物理學、化學、地理學、地球物理學、地質學、生物學、生態學、統計學、力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軟件工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藥學、護理學、藝術學理論、現代語言學、語言學、機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商業與管理、社會政策與管理 |
中國人民大學 | 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新聞傳播學、中國史、統計學、工商管理、農林經濟管理、公共管理、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
清華大學 | 法學、政治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力學、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筑學、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核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軟件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設計學、會計與金融、經濟學和計量經濟學、統計學與運籌學、現代語言學 |
北京交通大學 | 系統科學 |
北京工業大學 | 土木工程(自定)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力學、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 |
北京理工大學 | 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兵器科學與技術 |
北京科技大學 | 科學技術史、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礦業工程 |
北京化工大學 | 化學工程與技術(自定) |
北京郵電大學 | 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中國農業大學 | 生物學、農業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作物學、農業資源與環境、植物保護、畜牧學、獸醫學、草學 |
北京林業大學 | 風景園林學、林學 |
北京協和醫學院 | 生物學、生物醫學工程、臨床醫學、藥學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中醫學、中西醫結合、中藥學 |
北京師范大學 | 教育學、心理學、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數學、地理學、系統科學、生態學、環境科學與工程、戲劇與影視學、語言學 |
首都師范大學 | 數學 |
北京外國語大學 | 外國語言文學 |
中國傳媒大學 | 新聞傳播學、戲劇與影視學 |
中央財經大學 | 應用經濟學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應用經濟學(自定) |
外交學院 | 政治學(自定) |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 公安學(自定) |
北京體育大學 | 體育學 |
中央音樂學院 | 音樂與舞蹈學 |
中國音樂學院 | 音樂與舞蹈學(自定) |
中央美術學院 | 美術學、設計學 |
中央戲劇學院 | 戲劇與影視學 |
中央民族大學 | 民族學 |
中國政法大學 | 法學 |
南開大學 | 世界史、數學、化學、統計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
天津大學 | 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管理科學與工程 |
天津工業大學 | 紡織科學與工程 |
天津醫科大學 | 臨床醫學(自定) |
天津中醫藥大學 | 中藥學 |
華北電力大學 | 電氣工程(自定) |
河北工業大學 | 電氣工程(自定) |
太原理工大學 | 化學工程與技術(自定) |
內蒙古大學 | 生物學(自定) |
遼寧大學 | 應用經濟學(自定) |
大連理工大學 | 化學、工程 |
東北大學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大連海事大學 | 交通運輸工程(自定) |
吉林大學 | 考古學、數學、物理學、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
延邊大學 | 外國語言文學(自定) |
東北師范大學 | 馬克思主義理論、世界史、數學、化學、統計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力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船舶與海洋工程 |
東北農業大學 | 畜牧學(自定) |
東北林業大學 | 林業工程、林學 |
復旦大學 | 哲學、政治學、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生態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中西醫結合、藥學、機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現代語言學 |
同濟大學 | 建筑學、土木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藝術與設計 |
上海交通大學 | 數學、化學、生物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船舶與海洋工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藥學、電子電氣工程、商業與管理 |
華東理工大學 | 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 |
東華大學 | 紡織科學與工程 |
上海海洋大學 | 水產 |
上海中醫藥大學 | 中醫學、中藥學 |
華東師范大學 | 教育學、生態學、統計學 |
上海外國語大學 | 外國語言文學 |
上海財經大學 | 統計學 |
上海體育學院 | 體育學 |
上海音樂學院 | 音樂與舞蹈學 |
上海大學 | 機械工程(自定) |
南京大學 | 哲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大氣科學、地質學、生物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技術、礦業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
蘇州大學 | 材料科學與工程(自定) |
東南大學 | 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筑學、土木工程、交通運輸工程、生物醫學工程、風景園林學、藝術學理論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力學 |
南京理工大學 | 兵器科學與技術 |
中國礦業大學 | 安全科學與工程、礦業工程 |
南京郵電大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河海大學 | 水利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 |
江南大學 | 輕工技術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 |
南京林業大學 | 林業工程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大氣科學 |
南京農業大學 | 作物學、農業資源與環境 |
南京中醫藥大學 | 中藥學 |
中國藥科大學 | 中藥學 |
南京師范大學 | 地理學 |
浙江大學 | 化學、生物學、生態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農業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軟件工程、園藝學、植物保護、基礎醫學、藥學、管理科學與工程、農林經濟管理 |
中國美術學院 | 美術學 |
安徽大學 | 材料科學與工程(自定)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球物理學、生物學、科學技術史、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核科學與技術、安全科學與工程 |
合肥工業大學 | 管理科學與工程(自定) |
廈門大學 | 化學、海洋科學、生物學、生態學、統計學 |
福州大學 | 化學(自定) |
南昌大學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山東大學 | 數學、化學 |
中國海洋大學 | 海洋科學、水產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
鄭州大學 | 臨床醫學(自定)、材料科學與工程(自定)、化學(自定) |
河南大學 | 生物學 |
武漢大學 | 理論經濟學、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化學、地球物理學、生物學、測繪科學與技術、礦業工程、口腔醫學、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
華中科技大學 | 機械工程、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基礎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
武漢理工大學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華中農業大學 | 生物學、園藝學、畜牧學、獸醫學、農林經濟管理 |
華中師范大學 | 政治學、中國語言文學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法學(自定) |
湖南大學 | 化學、機械工程 |
中南大學 | 數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礦業工程 |
湖南師范大學 | 外國語言文學(自定) |
中山大學 | 哲學、數學、化學、生物學、生態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藥學、工商管理 |
暨南大學 | 藥學(自定) |
華南理工大學 | 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輕工技術與工程、農學 |
廣州中醫藥大學 | 中醫學 |
華南師范大學 | 物理學 |
海南大學 | 作物學(自定) |
廣西大學 | 土木工程(自定) |
四川大學 | 數學、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基礎醫學、口腔醫學、護理學 |
重慶大學 | 機械工程(自定)、電氣工程(自定)、土木工程(自定) |
西南交通大學 | 交通運輸工程 |
電子科技大學 | 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 |
西南石油大學 |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 |
成都理工大學 | 地質學 |
四川農業大學 | 作物學(自定) |
成都中醫藥大學 | 中藥學 |
西南大學 | 生物學 |
西南財經大學 | 應用經濟學(自定) |
貴州大學 | 植物保護(自定) |
云南大學 | 民族學、生態學 |
西藏大學 | 生態學(自定) |
西北大學 | 地質學 |
西安交通大學 | 力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 |
西北工業大學 | 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長安大學 | 交通運輸工程(自定)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農學 |
陜西師范大學 | 中國語言文學(自定) |
蘭州大學 | 化學、大氣科學、生態學、草學 |
青海大學 | 生態學(自定) |
寧夏大學 | 化學工程與技術(自定) |
新疆大學 | 馬克思主義理論(自定)、化學(自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自定) |
石河子大學 | 化學工程與技術(自定)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 安全科學與工程、礦業工程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
寧波大學 | 力學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
國防科技大學 | 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 |
第二軍醫大學 | 基礎醫學 |
第四軍醫大學 | 臨床醫學(自定) |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重點特色專業有財務管理、工程管理、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化學工程與工藝、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機械工程及自動化、會計學、國際經濟與貿易、法學、機械工程、軟件工程、環境工程、自動化、化學工程、通信與信息系統
序號 | 評級名稱 | 數量 | 專業/學科名稱 |
---|---|---|---|
1 | 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 8 | 財務管理、工程管理、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化學工程與工藝、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機械工程及自動化、會計學 |
2 | 省級特色專業 | 2 | 國際經濟與貿易、法學 |
3 | 省級特色重點學科 | 1 | 機械工程 |
4 | 通過IEET工程及科技教育認證專業 | 5 | 軟件工程、環境工程、自動化、機械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 |
5 | 省級重點培育學科 | 2 | 化學工程、通信與信息系統 |
6 | 市級優勢學科 | 3 | 化學工程、通信與信息系統、機械工程 |
序號 | 專業層次 | 數量 | 專業 |
---|---|---|---|
1 | 省級(直轄市) | 3 | 法學、國際經濟與貿易、信息工程 |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開設專業有工藝美術、服裝設計與工程、產品設計、視覺傳達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環境設計、數字媒體藝術、測控技術與儀器(智能檢測方向)、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土木工程、應用統計學、漢語國際教育、商務英語、英語、翻譯、日語、會計學(3+2)、會計學(4+0)、會計學(2+2)、軟件工程、數字媒體技術、網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飛行器制造工程(航空維修工程方向)、飛行技術、交通運輸(機場運行管理、飛行運行管理、航空市場營銷與物流管理方向)、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工程、法學、金融數學、環境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生物工程、應用化學(新能源方向)、智能科學與技術、信息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電子信息類、智能科學與技術(國際班)、財務管理、會計學、金融工程、機械工程、工業工程、機器人工程、機械電子工程(智能制造大類)、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能源與動力工程、車輛工程、市場營銷、國際經濟與貿易、人力資源管理、工程管理、國際商務、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包含院系和開設專業 | ||
---|---|---|
院系名單 | 專業名稱 | 本專科 |
設計與藝術學院 | 工藝美術 | 本科 |
服裝設計與工程 | 本科 | |
產品設計 | 本科 | |
視覺傳達設計 | 本科 | |
服裝與服飾設計 | 本科 | |
環境設計 | 本科 | |
數字媒體藝術 | 本科 | |
數理與土木工程學院 | 測控技術與儀器(智能檢測方向) | 本科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 本科 | |
土木工程 | 本科 | |
應用統計學 | 本科 | |
外國語學院 | 漢語國際教育 | 本科 |
商務英語 | 本科 | |
英語 | 本科 | |
翻譯 | 本科 | |
日語 | 本科 | |
布萊恩特學院 | 會計學(3+2) | 本科 |
會計學(4+0) | 本科 | |
會計學(2+2) | 本科 | |
計算機學院 | 軟件工程 | 本科 |
數字媒體技術 | 本科 | |
網絡工程 | 本科 |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本科 | |
航空學院 | 飛行器制造工程(航空維修工程方向) | 本科 |
飛行技術 | 本科 | |
交通運輸(機場運行管理、飛行運行管理、航空市場營銷與物流管理方向) | 本科 | |
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工程 | 本科 | |
民商法律學院 | 法學 | 本科 |
中美國際學院 | 金融數學 | 本科 |
材料與環境學院 | 環境工程 | 本科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本科 |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本科 |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本科 | |
生物工程 | 本科 | |
應用化學(新能源方向) | 本科 | |
信息學院 | 智能科學與技術 | 本科 |
信息工程 | 本科 |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本科 | |
自動化 | 本科 |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本科 | |
通信工程 | 本科 | |
電子信息類 | 本科 | |
智能科學與技術(國際班) | 本科 | |
會計與金融學院 | 財務管理 | 本科 |
會計學 | 本科 | |
金融工程 | 本科 | |
工業自動化學院 | 機械工程 | 本科 |
工業工程 | 本科 | |
機器人工程 | 本科 | |
機械電子工程(智能制造大類) | 本科 |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 本科 |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本科 | |
車輛工程 | 本科 | |
商學院 | 市場營銷 | 本科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本科 | |
人力資源管理 | 本科 | |
工程管理 | 本科 | |
國際商務 | 本科 |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本科 |
廣東江門中醫藥職業學院的
時間:2025-05-16 14:0:45南方醫科大學的生物技術專
時間:2025-05-16 12:0:10嘉應學院的藥學專業分數線(
時間:2025-05-16 12:0:26廣州華立科技職業學院的汽
時間:2025-05-16 1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