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沖一沖,建議放在第一個的志愿以“沖”為原則,把孩子有希望“沖一沖”的理想學校作為志愿A,孩子感覺有60%~70%的把握即可填報。
相對來說,這是一種激進型的填報,是為了博取更高層次的院校。
當然這一原則,考生要靈活把握。如果想沖層次高一點的學校,對于專業的要求比較寬,這種時候可以使用“沖一沖”的方法。如果你的成績不是很理想,自己又有非常明確的專業意愿,慎重使用。
// 舉例
2013年武夷山一中理科考生610分,學習機械專業的意愿非常強烈。
2013年福建省理科一本線是501分,該考生成績只超過一本線104分,根據填報平行志愿“沖、穩、保、墊”的填報原則,考生本來可以選擇廈門大學作為第一順位院校,是有可能沖擊的。
不過由于成績沒有競爭力,萬一沒被該專業錄取,調劑到其他專業,就慘了。所以經過考慮,決定放棄沖廈門大學,直接填報有把握的山東大學,第一順位志愿填了山東大學機械專業,只填報了一個專業。該考生最后順利被機械專業錄取。
2、穩一穩,將符合自己高考成績水平的“對口”學校作為第二順位的志愿,第二順位志愿院校以“穩”為原則,考生可以選擇有80%-90%把握、風險系數不大的院校。
放在這一順位的院校要比較平穩、妥當,也很現實,適合于自己的真實成績,同時也能有希望滿足專業意愿。
相對于以沖為原則的第一順位的院校,這個層次屬于次一級的理想目標。但是專業會相對較容易滿足意愿。即“學校穩一穩,專業穩一穩”。
// 舉例:
2013年,天津某文科考生,574分。
2013年天津一本線是533分,該考生高考成績超過一本線41分,考生對于一本批次的暨南大學非常向往。
但是根據往年暨南大學的錄取分數,考生的成績把握不大,如果能夠進校已經是非常理想的狀況了,沒有機會選擇自己的意向專業。所以把暨南大學作為沖一沖的院校,放寬專業。
第二順位的院校選擇了比較穩妥,風險系數相對較小的目標,作為該考生“穩一穩”的院校層次,考生選擇了江南大學,對于學校較滿意,被錄取到滿意專業的把握較大,考生最后被江南大學錄取,并幸運的被填報的第一專業志愿錄取。
3、保一保,第三順位的志愿院校應以“保”為原則,即選擇十拿九穩的院校,即“學校退半步,專業穩中升”。
這一層次的院校選擇,根據往年的錄取數據,以及報考年份的招生計劃,無論在院校錄取上還是專業是都能有把握。
// 舉例:
2013年山東某理科考生,555分。
根據2013年山東本科批次線,該考生沒達到一本線,達到二本線并高于二本線95分,考生在前兩個順位院校的填報上,選擇了院校優先的原則。
所以到選擇“保一保”這一層次的院校時,根據自己的成績競爭力、院校以及專業的意愿,選擇了省內的煙臺大學。雖然院校不是非常理想,但是滿足考生專業意愿的專業較多,招生計劃多,根據往年數據,被第一專業錄取非常有把握。
最終考生被煙臺大學的第一專業志愿錄取。
4、墊一墊,最后順位的院校志愿宜遵守“墊”的原則,即“墊底”,選擇一些無論如何也不會落榜的院校。
選擇這一順位的院校志愿時,考慮招生計劃、往年錄取數據、報考年份考生可能扎堆報考等所有的因素,保證考生萬一落到這一志愿都能很好的在滿足專業志愿基礎上一定被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