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師范學院新生開學報到時間及入學考試軍訓轉專業指南須知
隨著大學通知書的陸續下發,大學新生報到日期也慢慢的臨近。大學新生入學報到有很多注意事項和需要準備的東西,本文高考升學網為你準備了一些往年泉州師范學院新生入學報到的常見注意事項,以及新生入學軍訓、新生入學考試轉專業等相關問題。具體泉州師范學院新生報到時間和入學考試軍訓安排,需要以官方發布的新生入學指南為準,以下是2018年及往年信息僅供參考!
報到時間
2018年9月8日
新生須持本校《錄取通知書》(注冊聯)按時到指定校區報到,因故不能按時報到者,須有正當理由和有關證明,并于9月4日前向泉州師范學院教務處辦理書面請假手續(傳真:0595-22919508),根據泉州師院學籍管理規定,請假一般不超過兩周,未經請假或請假逾期視為自動放棄入學資格。
報到地點
1.東海校區:泉州市豐澤區東海大街398號,乘市區1、8、21、30、34、39、44、60、K1、K7、K508、X3路公交車可達。
2.詩山校區:福建省泉州南安市碼頭鎮仙美街100號(位處詩山鎮街道邊)從泉州客運中心站及動車站轉車可達南安市詩山校區。
9月8日到東海校區報到的新生可與泉州汽車站、客運中心站、高鐵動車站泉州師范學院新生接待站聯系,詩山校區報到的新生可與詩山鎮車站泉州師范學院新生接待站聯系。
來校交通
一、前往東海校區
1.由福州方向來校,可到福州火車站乘坐福廈高速鐵路(動車組)抵達泉州動車站,再換乘K1路公交車可直達泉州師范學院東海校區。
2.由廈門方向來校,可到廈門枋湖汽車站,乘坐廈門至泉州客運中心站或泉州新車站的高速大巴(全程時間在1小時20分鐘左右,大巴票價在40元左右),再換乘21路公交車或出租車15分鐘左右可直達泉州師范學院東海校區。也可到廈門高鐵站乘坐動車組抵達泉州動車站,再換乘K1路公交車可直達泉州師范學院東海校區。
3.由泉州新車站、客運中心站來校:乘21路公交車或出租車15分鐘左右可直達泉州師范學院東海校區。
4.由泉州動車站來校:乘K1路公交車可直達泉州師范學院東海校區。
5.由泉州火車站來校:乘44路公交車可直達泉州師范學院東海校區。
6.由晉江機場來校:搭乘出租車30分鐘左右直達泉州師范學院東海校區。
二、前往詩山校區
從泉州動車站和客運中心站乘汽車可到詩山校區。
報到流程
一、報到前
1.新生在收到《錄取通知書》后,可登陸泉州師范學院官方網站(http://www.qztc.edu.cn/),點擊“智慧迎新系統”(登陸賬號為《錄取通知書》上的學號,初始密碼為身份證號碼的后6位),登陸系統后可查詢學校關于新生報到的相關通知,并根據系統提示完善個人信息,進行網上預報到。
2.按《泉州師范學院新生繳費須知》的要求,按時完成學費、住宿費、代辦費的繳交工作。
二、報到當天
1.到校后直接到所在二級學院報到辦理相關手續。
2.未繳費的學生,請按《泉州師范學院新生繳費須知》的要求及時完成繳費工作,以免影響新生注冊工作。
新生報到注意事項
1.考生紙質檔案:普通本科學生憑錄取通知書和身份證到所在縣(市、區)高招辦領取,高職專升本學生到原畢業學校領取,報到時交所在學院,不得私自拆封。如需郵寄,請在快遞信封上備注學號、姓名、錄取專業等,并寄至:福建省泉州師范學院檔案室(郵編:362000,電話:0595-22919809)。個別有另行規定的省份除外。
2.戶籍事宜:
(1)戶籍在福建省的新生入學時,統一不辦理戶口遷移手續(高職專升本學生的戶籍關系遷回原籍,不遷入泉州師范學院)。
(2)戶籍在福建省外的新生可根據考生本人意愿辦理或不辦理戶口遷移手續。
(3)欲辦理戶籍遷移的考生應注意,戶口遷移證上姓名與《錄取通知書》應一致;戶口遷移證上如有更改,均應加蓋校對專用章,否則無效。
(4)遷入地址: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東海大街398號泉州師范學院,若有疑問,請與校保衛處聯系,電話:0595-22969868
3.黨團關系:黨、團員自帶組織介紹信,分別向所在學院黨團組織辦理接轉手續。
4.相片:一寸免冠半身近照3張,照片背面寫明姓名和專業,報到后交所在班級(或學院),以備辦理學籍、學生證等手續。
5.高職專升本學生還必須攜帶專科畢業證書原件和復印件。
6.新生入學復查:為確保招生質量,新生到校后,學校將對新生報考材料進行復核,并同時安排體檢復查。凡不符合錄取條件或體檢有舞弊行為者將按有關規定處理直至取消入學資格。
7.2018級新生《大學英語》課程實行分級教學,新生入學后需參加學校組織的“大學英語分級水平測試”,請利用假期做好準備。
8.校園網使用:根據國家相關法規要求,學校校園網實行一人一賬號實名認證管理。新生可憑身份證或錄取通知書開通宿舍上網的校園網認證賬號,并保存好各自的賬號密碼。
開通地點:泉州師范學院淺水灣大學生創業園二樓(第三食堂二樓)各運營商營業廳。咨詢電話:0595-29016660
9.閩臺合作項目:
招生專業 | 臺灣合作院校 | 合作模式 |
通信工程 | 屏東大學 | 閩臺合作“3+1”項目,第二學年或者第三學年去臺灣合作院校學習,在臺學費約8-10萬臺幣。 |
材料化學 | 元智大學 | |
廣告學 | 龍華科技大學 | |
音樂學 | 屏東大學 | |
環境設計 | 元智大學 | |
電子商務 | 龍華科技大學 | 閩臺合作“4+0”項目,第三學年去臺灣合作院校學習一個學期,在臺學費約4-5萬臺幣。 |
服裝設計與工程 | 亞洲大學 |
注:赴臺學習期間學費由臺灣合作高校收取,泉州師范學院不再收取學費,在臺灣學習期間的收費標準以臺灣高校當年收費標準為準。
收費標準
學費:
(1)非藝術類本科專業每學年5040元;重點學科非藝術類專業(漢語言文學、漢語國際教育、生物技術)每學年5460元;
(2)藝術類本科專業每學年8640元;重點學科藝術類專業(音樂學、舞蹈學)每學年9360元;
(3)閩臺合作項目:非藝術類專業每學年15000元,藝術類專業每學年18000元;
住宿費:
(1)東海校區:870元/學年?生
(2)詩山校區:650元/學年?生
學費和住宿費如有調整,按主管部門文件標準執行。閩臺合作項目收費標準為在泉州師范學院學習期間的收費標準。
代辦費:148元(航海類1348元),其中:
(1)軍訓服裝代辦費:100元(按實結算,專升本與航海類學生免交此項);
(2)新生入學復查體檢費:48元(按實結算);
(3)航海類軍訓及制服代辦費:1300元。
為進一步推進學分制建設,擴大學生學習自主權,促進學生個性發展,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規范學校學生轉專業管理,根據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教育部令第41號)和《福建省教育廳關于規范普通高等學校學生轉專業工作的指導意見》(閩教學〔2014〕13號)以及《泉州師范學院本科生學分制學籍管理規定》的相關文件,對《泉州師范學院學生轉專業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進行修訂。
第一條 基本原則
本《細則》中的轉專業,是指符合相應條件和程序的在籍生,在同等學歷層次間轉換不同專業修讀的學習行為。轉專業應本著學生自愿和學校教學資源允許的原則,由學校公布計劃,安排時間,組織考核;采取雙向選擇,擇優錄取的管理辦法。轉專業管理工作應體現公開、公平和公正的原則。
(一)為穩定學校學科專業結構,保持學校各專業在校生的合理比例,維護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各專業轉專業人數要求如下:
1.對于本科教育的工學專業,跨專業轉出人數不超過當年該專業年級學生數的10%;
2.對于本科教育的經濟類、管理類、政法類等相關專業,跨專業轉入人數不超過當年該專業年級學生數的5%;
3.對于上述兩款未提及的其它專業,跨專業轉出和轉入人數原則上控制在當年該專業年級學生數的15%以內;
(二)學生申請轉專業還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1.當申請轉出的學生數超出該專業年級學生數的15%(工學專業為10%)時,學生所在學院則按學生第一學期所有課程平均學分績點從高到低排序,以第一條第(一)款所規定的轉出專業學生數最高限制比例為基準,確定可參加轉專業考試的學生名單;
2.藝術類、體育類、航海類和閩臺合作類專業不能轉其他科類專業,軟件學院專業只可在本學院內互轉。
第二條 學生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允許申請轉專業
(一)在讀一年級的本科學生,在學期間無受過任何處分,身體條件符合轉入專業學習的要求,按原專業培養方案已修的課程學分績點均不小于1.0,參加學校轉專業考核,成績及相關條件符合要求的;
(二)學生在學習期間對其他專業有興趣和專長的;
(三)新生入學后,經復檢被發現患有某種疾病或發現生理缺陷(應提供由學校指定的二級甲等以上醫院診斷的原始病歷),不能在原專業學習,但尚能在本校的其他專業學習的;
(四)保留入學資格、休學學生復學時無原專業的;
(五)學生有某種特殊困難,不轉專業則無法繼續學習的。
(六)學校根據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和專業發展情況,在學生自愿的基礎上作出專業調整的;
(七) 休學創業或者退役復學的學生,因自身情況需要轉專業的;
屬第(二)、(四)、(五)、(七)款情況者,原則上應編入低年級學習。大學生士兵退役后復學,可在同科類范圍內優先選擇專業。
第三條 學生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得轉專業
(一)以特殊招生形式錄取的學生,國家有相關規定或者錄取前與學校有明確約定的;
(二)入學未滿一學期或者畢業前一年的;
(三)經轉學進入我校學習或已有一次轉專業經歷的;
(四)由低學歷層次轉入高學歷層次的;
(五)屬高職專升本學生的;
(六)保留入學資格、保留學籍、休學期間的;
(七)應予退學或應受到開除學籍處分的;
(八)無正當理由或經學校審核認為不適合轉專業的。
第四條 轉專業的辦理程序、時間安排和要求
(一)第二條第(一)款的轉專業按以下程序辦理:
1.每學年第一學期學期末,學校制定擬接受轉專業學生計劃。各二級學院應根據本學院教學資源情況和學校的規定,按照第一條第(一)款的要求提出擬接受轉入的專業及人數,并按照第一條第(一)款的比例確定可申請轉出的專業及人數。制訂審核程序和轉入學生的考核辦法(包括接受條件、考核內容及考核方式等),并報送教務處。教務處匯總轉專業計劃,報校領導批準后,向全校公布;
2.每學年第二學期第1周,各二級學院接受轉專業學生咨詢。申請轉專業學生填報《泉州師范學院學生申請轉專業審批表》;所在學院審核轉專業申請,報送教務處;教務處將審核結果向二級學院反饋;
3.每學年第二學期第2-3周,接收學院對申請轉入學生進行全面考核,并將考核結果及意見報送教務處;
4.每學年第二學期第4周,教務處審批、公示擬轉專業學生名單,公示無異議后,報校領導簽發,由學校正式行文,下達轉專業通知并分發給各相關職能部門。
(二)第二條第(二)款的轉專業按以下程序辦理:
學生本人在學期初(開學兩周內)提出申請,學生所在學院簽署意見,擬轉入學院對學生進行考核,考核合格后,報送教務處審批,經校領導簽發后,給予學生辦理轉專業事宜。
(三)除第二條第(一)、(二)款以外,其他需要轉專業的按以下程序辦理:
學生本人在學期初(開學兩周內)提出申請,學生所在學院簽署意見,擬轉入學院初審后,報送教務處審批,經校領導簽發后,給予學生辦理轉專業事宜。
第五條 其他事宜
(一)被批準轉專業的學生按規定時間到轉入學院報到。第二學年按轉入專業及年級的繳費標準繳費,辦理注冊手續。學生轉專業前在校修業時間應連續記入轉入專業的標準學制。
(二)轉專業的學生應按轉入專業的培養方案要求學習,修完規定的課程和學分才能畢業。學生轉入新專業前已獲得的學分,凡符合轉入專業的培養方案要求的課程及學分,經接收學院確認后予以承認,其不符合要求的則作為選修課成績記錄;未取得學分的課程(包括實踐教學環節)應補修。
第六條 本《細則》適用于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本科專業,自印發之日起執行,原有規定同時廢止。本細則由教務處負責解釋。
1 調整心態
大學新生參加軍訓首先要調節好自己的心態。懂得軍訓是一次身體素質提高的過程,也是大學四年開頭的第一課。不要因軍訓的大強度感到壓抑,甚至因此發牢騷。應該自己參與,利用軍訓的機會,迅速結識同學,多與大家交流溝通,爭取給同伴和老師留下好的印象。
2 扛不住時別硬撐
大學生在中學階段多忙碌與緊張的學習之中。缺乏必要的身體鍛煉,導致絕大多數人身體素質較差,現在負責軍訓教官們也清楚著這一現狀,比前幾年的軍訓強度都有所降低,對待接受軍訓的學生也更顯得人性化,所以大學新生入學參加軍訓時遇到身體實在吃不消,扛不住時別硬撐,只要你禮貌些,按規矩舉手向教官說明情況,教官一般都會讓你退出隊列去休息。
3 預防腳生泡
在參加軍訓時挑選一雙尺碼比自己平時的鞋號大一碼的膠鞋,到時在鞋底墊厚一點的棉墊穿棉襪,以防軍訓跑步時腳起泡出血。還有一種軍訓防腳起泡的“秘密武器”介紹給學弟學妹們,就是將衛生巾墊在鞋里,既能保護好你的腳,又可有效吸汗。怎么樣,絕招吧。
4 減少出汗
軍訓配發的迷彩服吸汗性較差,最好預先準備一件棉背心到時穿在里面,避免天氣炎熱,練軍姿站久時汗流浹背又不允許動手去擦的難受,為減少出汗,學生們軍訓時最好留短發或把頭發扎起。
5 別帶硬物
軍訓時褲兜里別裝手機鑰匙等硬物,手表也盡量留在宿舍里,以免操練正步走時打的自己手疼。
6 補水補鹽
軍訓時身體內水分消耗極大,鹽分也會隨著汗液揮發較多,新生們一定要記得補充足量的水,最好每天能喝一兩杯鹽水,以保證人體機能正常的水分需要,避免因鹽分失衡出現低鈉血癥
7 加強營養
軍訓期間要注意安排調整好自己每天的伙食,保證軍訓需要的營養要求,達到肉、蛋、奶以及水果、蔬菜等元素成分的均衡攝入量,避免在十多天的高強度軍訓中,因營養不良拖垮身體。
8 防曬霜少不了
女生參加軍訓期間記得每天去操場時涂抹防曬霜,以免曬黑你皎白的皮膚。男生如果皮膚比較敏感,容易曬傷也建議涂抹防曬霜。
9 講究衛生
在軍訓階段,大家一定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洗臉洗發,衣服也要隔一兩天換洗一次,因為金秋九月,氣溫還很高,而且多悶熱天,加之高強度的訓練出汗多是在難所避免。出汗后頭發、衣服隔天就會產生汗味很難聞,自己也會覺得不舒服,更何況別人呢。
集美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及
時間:2024-07-11 10:0:19福建師范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1 10:0:12集美大學本科招生網登錄入
時間:2024-07-11 09:0:58福建師范大學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1 09: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