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協和醫學院是國家重點大學,率屬于國衛委的公立學校,屬于醫藥類本科學校。根據北京協和醫學院在各省發布的招生計劃批次設置,我們可以知道,北京協和醫學院是一本高校, 中國醫學科學院成立于1956年,北京協和醫學院成立于1917 年,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自1957 年起實行院校合一的管理體制,是我國最高醫學研究機構和最高醫學教育機構。院校始終牢記初心使命,以引領我國醫學科技教育發展和維護人民健康為己任,教育人才輩出,科研碩果累累,醫療領銜行業,為我國現代科學醫學體系的建立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建立之初,北京協和醫學院開創了我國八年制醫學教育、。
中國醫學科學院成立于1956年,北京協和醫學院成立于1917 年,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自1957 年起實行院校合一的管理體制,是我國最高醫學研究機構和最高醫學教育機構。院校始終牢記初心使命,以引領我國醫學科技教育發展和維護人民健康為己任,教育人才輩出,科研碩果累累,醫療領銜行業,為我國現代科學醫學體系的建立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建立之初,北京協和醫學院開創了我國八年制醫學教育、高等護理教育、住院醫師培訓制度和最早的公共衛生實踐,取得了“北京猿人研究”“單體麻黃素提取”“黑熱病研究”等一系列重要成果;中國醫學科學院在脊髓灰質炎疫苗研發、全國控制和基本消滅麻風病、根治絨毛膜上皮癌化學療法的創建與推廣、我國抗生素自主研發和工業化生產等方面做出了創造性貢獻。院校培養了包括張孝騫、張錫鈞、鐘惠瀾、林巧稚等在內的53 位醫藥衛生領域兩院院士,為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軍事醫學科學院、首都醫科大學、北京醫院、北京安貞醫院等國內眾多重要醫學和衛生機構的建立提供了人才與技術支持。目前,院校已發展成為擁有19 個研究所、6 家附屬醫院、9 個學院、91 個院外研發機構,集醫教研產為一體的國家級綜合性醫學科學研究機構。院校現有兩院院士24 人、國家杰青43 人、領軍人才24 人,博士生導師960 名、碩士生導師1263 名;擁有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4 個,一級學科博士授權專業點8 個,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自行審核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和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的委托學位授予單位,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有6 個A 類學科;擁有國家級重點實驗室6 個、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5 個、其他國家級科研基地12 個、省部級實驗室53 個等。院校直屬北京協和醫院、阜外醫院、腫瘤醫院、整形外科醫院、血液病醫院和皮膚病醫院等6 所醫院,集醫院、研究所和教學機構于一體,形成了國內外聞名的醫療、教學和科研緊密結合的醫療服務體系。隨著進入,院校發展進入新百年、新甲子,院校上下深入貫徹落實“努力把中國醫學科學院建設成為我國醫學科技創新體系的核心基地”重要指示精神,積極與現代化強國建設目標對標對表,秉承“承啟文化、健全體系、創立機制、拓展資源”的工作方略,在國內率先實施“4 + 4”臨床醫學教育模式、開創卓越護理人才貫通培養改革試驗班、率先實施醫學類準聘長聘教職聘任改革,組建中國醫學科學院學術咨詢委員會及6 大學部,持續實施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與健康科技創新工程,加快建設以研究院所、研究基地、國家衛生健康委/ 中國醫學科學院重點實驗室和創新單元為主體的開放型國家醫學科技創新體系,不斷深化積極拓展各項國際交流合作,將院校打造成為國家醫學研究和教育事業的先進源和強勁動力源,為我國人民健康、醫學科學事業和醫學教育事業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1. 重點綜合大學(16所)
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學、四川大學、武漢大學、吉林大學、廈門大學、蘭州大學、山東大學、湘潭大學、南開大學、西北大學、云南大學、內蒙古大學、新疆大學;
2. 重點理工院校(51所)
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東華大學、華東理工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浙江大學、天津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東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東北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北京交通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北京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大連海事大學、北京化工大學、東北石油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燕山大學、西北工業大學、河海大學、中國礦業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南京理工大學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合肥工業大學、重慶大學、華北電力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國防科技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重慶大學、吉林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武漢大學、中南大學
3. 重點農業院校(9所)
中國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江蘇大學、北京林業大學、沈陽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華南農業大學、西南大學
4. 重點醫藥院校(6所)
北京大學醫學部、北京中醫藥大學、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中國藥科大學
5. 重點師范院校(2所)
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
6. 重點政法院校(2所)
西南政法大學、國際關系學院
7. 重點外語院校(2所)
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
8. 重點藝術院校(1所)
中央音樂學院
北京協和醫學院重點特色專業有臨床醫學(八年制)、護理學、藥學、生物學、內科學、麻醉學、腫瘤學、婦產科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皮膚病與性病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免疫學、外科學(普外)、生物醫學工程、臨床醫學、基礎醫學、外科學(骨外)、外科學(胸心外)、群醫學、藥用植物學、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眼科學、神經病學、轉化醫學
序號 | 評級名稱 | 數量 | 專業/學科名稱 |
---|---|---|---|
1 | 教育部特色專業建設點 | 1 | 臨床醫學(八年制) |
2 |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 1 | 護理學 |
3 | 國家重點學科 | 2 | 藥學、生物學 |
4 | 國家級應用型護理本科專業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 | 1 | 護理學 |
5 | 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 | 8 | 內科學、麻醉學、腫瘤學、婦產科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皮膚病與性病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免疫學 |
6 | 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 | 1 | 護理學 |
7 |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 1 | 外科學(普外) |
8 | 北京市重點學科 | 4 | 生物醫學工程、護理學、臨床醫學、基礎醫學 |
9 | 三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 | 2 | 外科學(骨外)、外科學(胸心外) |
10 | 北京市高精尖學科 | 1 | 群醫學 |
11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 | 1 | 藥用植物學 |
12 | 二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 | 3 | 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眼科學、神經病學 |
13 | 交叉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 | 1 | 轉化醫學 |
14 | 三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 | 1 | 外科學(普外) |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招
時間:2025-05-16 04:0:00北京林業大學的物業管理專
時間:2025-05-15 20:0:37北京財貿職業學院的導游專
時間:2025-05-15 19:0:37北京科技經營管理學院的工
時間:2025-05-15 1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