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語言大學第四輪學科評估于2016年4月啟動,按照“自愿申請、免費參評”原則,采用“客觀評價與主觀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評估體系在前三輪的基礎上進行諸多創新;評估數據以“公共數據和單位填報相結合”的方式獲取;評估結果按“分檔”方式呈現,具體方法是按“學科整體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將前70%的學科分9檔公布:前2%(或前2名)為A+,2%~5%為A(不含2%,下同),5%~10%為A-,10%~20%為B+,20%~30%為B,30%~40%為B-,40%~50%為C+,50%~60%為C,60%~70%為C-。
序號 | 學校代碼 | 學校名稱 | 一級學科代碼 | 一級學科名稱 | 評選結果 |
1 | 10032 | 北京語言大學 | 0501 | 中國語言文學 | B+ |
2 | 10032 | 北京語言大學 | 0502 | 外國語言文學 | B+ |
3 | 10032 | 北京語言大學 | 0812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C+ |
北京語言大學從事漢語國際教育和中華文化教育歷史最長,規模最大,師資力量最雄厚。迄今為止,學校已經為世界上184個國家和地區培養了近22萬名懂漢語、熟悉中華文化的外國留學生。其中很多校友已經成為學界、政界、商界的知名人士,F任哈薩克斯坦總統卡塞姆•托卡耶夫,原埃塞俄比亞總統穆拉圖•特肖梅•沃圖,哈薩克斯坦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卡里姆•馬西莫夫,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伊戈爾•莫爾古洛夫,德國漢學家顧彬,美國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埃里克•康奈爾等知名人士都曾在北語學習過。此外,北語還為中國培養了數以十萬計的優秀人才,其中包括大批在出國留學人員培訓部接受過專門外語培訓的公派留學人員,現在他們多已成為國家各個領域的棟梁。
20世紀90年代以來,北語一方面保持在漢語國際教育領域的特色和優勢,另一方面,積極發展相關學科,學科涵蓋文學、經濟學、法學、工學、歷史學、教育學、管理學、藝術學和理學等九個門類,學校人才培養體系層次齊備,有博士后流動站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點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11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9個。其中,國家二級重點學科1個,北京市一級重點學科1個,北京市二級重點學科10個,北京市高精尖學科2個。現有39個本科專業,其中10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4個北京市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個北京市“重點建設一流專業”,7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和4個北京市特色專業,以及1個“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2個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和4個市級優秀教學團隊。
北京印刷學院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1:0:08北京印刷學院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2 10:0:36北京物資學院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1 11:0:21北京物資學院本科招生網登
時間:2024-07-11 1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