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到人生的長河里,高考只是一次經歷,或成功或失敗,都以此為起點開啟你繼續(xù)體驗經歷人生的大門,只要努力,只要做好自己,都會最終成就自己,本文主要幫大家整理了西藏農牧學院預測分數線是多少的話題,包含西藏農牧學院在全國各省錄取分和錄取位次,考生可以對照自己的省份查詢西藏農牧學院在本省的錄取分和位次數據,及2023年西藏農牧學院預測分數數據。
西藏農牧學院預測分數線是354分到523分之間,最低錄取位次排名在228887名到16775名之間,不同的省份錄取預測分和位次不同。
1、西藏農牧學院在河北2022年歷史最低錄取分數線是479分,其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45528名;
2、西藏農牧學院在遼寧2022年物理最低錄取分數線是427分,其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78930名;
3、西藏農牧學院在河南2022年文科最低錄取分數線是487分,其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55616名;
4、西藏農牧學院在湖北2022年物理(物理+化學)最低錄取分數線是450分,其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98248名;
5、西藏農牧學院在湖南2022年歷史(歷史+政治和地理)最低錄取分數線是479分,其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39001名;
6、西藏農牧學院在重慶2022年歷史最低錄取分數線是475分,其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9757名;
1、2022年西藏農牧學院在全國各省錄取分數線
招生省份 | 科目(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年份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河北 | 歷史 | 本科 | 2022 | 479 | 45528 |
河北 | 物理 | 本科 | 2022 | 455 | 146091 |
山西 | 理科 | 本二A | 2022 | 424 | 88163 |
山西 | 文科 | 本二A | 2022 | 459 | 22784 |
遼寧 | 歷史 | 本科 | 2022 | 467 | 19779 |
遼寧 | 物理 | 本科 | 2022 | 427 | 78930 |
黑龍江 | 理科 | 本二A | 2022 | 354 | 66736 |
黑龍江 | 文科 | 本二A | 2022 | 408 | 16775 |
安徽 | 理科 | 本二 | 2022 | 451 | 144060 |
安徽 | 文科 | 本二 | 2022 | 503 | 35191 |
江西 | 理科 | 本二 | 2022 | 460 | 104929 |
江西 | 文科 | 本二 | 2022 | 498 | 33394 |
山東 | 綜合 | 1段 | 2022 | 467 | 228887 |
河南 | 理科 | 本二 | 2022 | 457 | 214799 |
河南 | 文科 | 本二 | 2022 | 487 | 55616 |
湖北 | 歷史(歷史+政和地) | 本科 | 2022 | 473 | 32603 |
湖北 | 物理(物理+化和生) | 本科 | 2022 | 446 | 101061 |
湖北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2022 | 450 | 98248 |
湖南 | 歷史(歷史+政治和地理) | 本科 | 2022 | 479 | 39001 |
湖南 | 物理(物理+化學和生物) | 本科 | 2022 | 439 | 136213 |
湖南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2022 | 447 | 127578 |
廣西 | 理科 | 本二 | 2022 | 387 | 107879 |
廣西 | 文科 | 本二 | 2022 | 451 | 39251 |
重慶 | 歷史 | 本科 | 2022 | 475 | 19757 |
重慶 | 物理 | 本科 | 2022 | 456 | 64720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2022 | 463 | 142731 |
四川 | 文科 | 本二 | 2022 | 511 | 36379 |
云南 | 理科 | 本二 | 2022 | 452 | 81473 |
云南 | 文科 | 本二 | 2022 | 523 | 34596 |
陜西 | 理科 | 本二 | 2022 | 409 | 89097 |
陜西 | 文科 | 本二 | 2022 | 456 | 25165 |
甘肅 | 理科 | 本二 | 2022 | 374 | 69394 |
甘肅 | 文科 | 本二 | 2022 | 449 | 17784 |
2、2021年西藏農牧學院在全國各省錄取分數線
招生省份 | 科目(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年份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河北 | 歷史 | 本科 | 2021 | 488 | 44383 |
河北 | 物理 | 本科 | 2021 | 434 | 147162 |
山西 | 理科 | 本二A | 2021 | 410 | 93000 |
山西 | 文科 | 本二A | 2021 | 466 | 24546 |
遼寧 | 歷史 | 本科 | 2021 | 511 | 18177 |
遼寧 | 物理 | 本科 | 2021 | 363 | 88906 |
黑龍江 | 理科 | 本二A | 2021 | 328 | 67350 |
黑龍江 | 文科 | 本二A | 2021 | 388 | 19738 |
安徽 | 理科 | 本二 | 2021 | 434 | 140667 |
安徽 | 文科 | 本二 | 2021 | 528 | 44089 |
江西 | 理科 | 本二 | 2021 | 455 | 104559 |
江西 | 文科 | 本二 | 2021 | 522 | 32133 |
山東 | 綜合 | 1段 | 2021 | 469 | 221048 |
山東 | 綜合 | 2段 | 2021 | 480 | 195722 |
河南 | 理科 | 本二 | 2021 | 454 | 214734 |
河南 | 文科 | 本二 | 2021 | 513 | 54068 |
湖北 | 物理(物理+化和生) | 本科 | 2021 | 440 | 96492 |
湖北 | 物理(物理+化和地) | 本科 | 2021 | 440 | 96492 |
湖北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2021 | 455 | 89761 |
湖南 | 歷史(歷史+政治和地理) | 本科 | 2021 | 494 | 36714 |
湖南 | 物理(物理+化學和生物) | 本科 | 2021 | 466 | 113292 |
湖南 | 物理(物理+化學和地理) | 本科 | 2021 | 468 | 111522 |
湖南 | 物理(物理+化學) | 本科 | 2021 | 472 | 107861 |
重慶 | 歷史 | 本科 | 2021 | 517 | 19830 |
重慶 | 物理 | 本科 | 2021 | 484 | 65720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2021 | 457 | 150746 |
四川 | 文科 | 本二 | 2021 | 510 | 37997 |
云南 | 理科 | 本二 | 2021 | 417 | 104994 |
云南 | 理科 | 本二 | 2021 | 458 | 77137 |
陜西 | 理科 | 本二 | 2021 | 395 | 91920 |
陜西 | 文科 | 本二 | 2021 | 461 | 25278 |
甘肅 | 理科 | 本二 | 2021 | 360 | 74789 |
農院簡介 西藏農牧學院是新西藏現代高等教育的起點之一,溯源于1958年創(chuàng)建的西藏公學,1965年更名為西藏民族學院,1971年7月成立西藏民族學院遷校籌建處,當時農、牧、機電、財會等專業(yè)全部搬遷至林芝,1974年12月改為西藏民族學院林芝分院,1978年經國務院批準命名為西藏農牧學院,同時獲批學士學位授權單位。2001年與西藏大學合并組建新西藏大學,2016年經教育部批準將西藏大學農牧學院單獨設置為西藏農牧學院。經過60余年的建設,學校已構建多層次、多形式、多規(guī)格的辦學模式,是西藏唯一一所集農工理管學科于一體、行業(yè)特色鮮明的高等農業(yè)院校。 學校位于素有“西藏江南”之稱的西藏林芝市,校園占地面積1269.8畝,總建筑面積23.9萬平方米,固定資產56000萬元,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0000萬元。館藏紙質圖書60.4萬冊,電子圖書140萬種。設有22個正處級單位,其中教學科研單位9個:植物科學學院、動物科學學院、食品科學學院、資源與環(huán)境學院、水利土木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學院、西藏高原生態(tài)研究所、公共教學部、成人教育部。 學校現有全日制學生7201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0人、碩士研究生514人、本科生6631人、專科生46人;有成人教育學生1405人。學校現有教職工569人(含援藏干部9人、博士服務團成員1人),專任教師397人,生師比17.7:1。專任教師中,副高級以上171人,占43.1%;具有博士學位44人、碩士學位231人,占69.3%。有特聘教授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3人,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1人,國家中青年科技創(chuàng)新領軍人才1人,農業(yè)部現代農業(yè)產業(yè)技術體系崗位專家2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7人,自治區(qū)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人,全區(qū)首席專家3人(藏豬、藏藥材、生態(tài)學領域)。有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6人、自治區(qū)學術技術帶頭人6人、校級重點學科帶頭人36人。 學校有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自治區(qū)重點學科10個。現有作物學、林學、獸醫(yī)學、水利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植物保護、農林經濟管理、草學8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農業(yè)、獸醫(yī)、風景園林、能源動力、土木水利5個專業(yè)碩士學位授權點。有36個本科專業(yè)、21個專科專業(yè),廣泛涉及農、牧、林、水、電、生態(tài)、環(huán)境、食品、工程等領域,與全區(qū)經濟建設緊密相關,其中教育部特色專業(yè)3個、教育部卓越農林人才模式培養(yǎng)計劃改革試點專業(yè)4個、自治區(qū)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試點專業(yè)4個、自治區(qū)特色專業(yè)建設點20個,“新工科”建設項目7個、“新農科”建設項目5個、“新文科”建設項目2個。有農學、林學2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yè),動物科學、草業(yè)科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園林、水利水電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6個自治區(qū)級一流本科專業(yè)。有教學科研實驗室69個,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65個;國家級“西藏林芝高山森林生態(tài)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國家林業(yè)和草原局“西藏林芝森林生態(tài)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和“林芝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jiān)測站”、“西藏高原森林生態(tài)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自治區(qū)重點實驗室3個,自治區(qū)教育廳高校重點實驗室17個,生態(tài)環(huán)境部環(huán)境生態(tài)監(jiān)測站2個(林芝站、阿里站)。建有自治區(qū)職業(yè)技能鑒定所、自治區(qū)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孵化基地、首批全國新型職業(yè)農民培育示范基地、國家級專業(yè)技術人員繼續(xù)教育基地、西藏自治區(qū)現代農業(yè)技術培訓基地、西藏自治區(qū)重點建設職教師資培訓基地等多個基地。 學校于2020年獲批西藏特色農牧資源研發(fā)省部共建協同創(chuàng)新中心,設置作物、藏豬、藏藥材、食品加工4個科研方向,4個科研大團隊聯合攻關。“十三五”以來,有625個課題獲得國家級、省部級等立項資助,到位經費22081萬元,皆面向西藏經濟社會發(fā)展和高原生態(tài)領域,“特色農業(yè)”和“產學研結合”特征明顯;成功申報立項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3項、經費1089萬元,國家自然基金區(qū)域聯合基金重點項目1項、經費260萬元,農業(yè)部現代農業(yè)產業(yè)技術體系建設崗位聘用人員項目2項、經費560萬元;獲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14項,其中教育部科技進步獎1項、西藏自治區(qū)科學技術獎一等獎3項,2020年在《Science》上發(fā)表文章,實現了全區(qū)高校在國際最頂尖學術期刊發(fā)表論文零的突破。 學校充分發(fā)揮科技支撐作用,主動融入鄉(xiāng)村振興和產業(yè)發(fā)展主戰(zhàn)場,實現科技成果多元轉化。積極承擔“林芝山地溝口藏豬生態(tài)養(yǎng)殖模式研究與集成示范”“隆子黑青稞提質增效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班戈縣畜牧業(yè)綜合發(fā)展關鍵技術研究”“西藏自治區(qū)核桃遺傳資源調查編目”“西藏自治區(qū)中(藏)藥資源普查”等項目。深度參與青稞增產、牦牛育肥、藏豬產業(yè)發(fā)展、藏藥材馴化育種、藜麥推廣、茶葉種植、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那曲植樹、巨柏移植、中藥栽培、
西藏2025年高考錄取狀態(tài)在
時間:2024-07-25 16:0:06西藏2025年預計有多少人參
時間:2024-07-24 16:0:062025年西藏高考投檔狀態(tài)什
時間:2024-07-23 16:0:40西藏民族大學轉專業(yè)政策規(guī)
時間:2024-07-22 1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