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對學校和學歷要求高
有句話叫西財以下無金融,一本金融皆柜員,雖然略顯狹隘偏頗但是確實能反映一定現狀。意思就是金融行業對學校要求比較高,要想在金融業找一個好工作,基本上要211以上研究生了,要知道經管類211的分數基本上相當于不錯的985大學了。什么叫過得去的工作?比如投行、行研、信托、債券、基金、保險、資管、量化、同業、風控……普通一本的去向還是以支行業務(柜員),傳統信貸,推銷理財等等。
一個趨勢,金融行業,越是高端崗位越不限專業,更看重學校名氣。些年來在特定崗位,比如風控、量化、行研、咨詢等越來越看重理工科背景的名校生,名校物理、數學畢業生更被看重,因此本科理工+研究生金融,也是一個選擇。
肯定有很多人關心什么學校以下不能讀?當然這個是不可能有標準的,如果不想太差,基本上要江財、東北財這個層次及以上吧。每個地方的經管類大學在當地也有一定的競爭力,比如天財、山財、上海立信金融、首經貿、北京工商大學等,做個柜員、客戶經理應該還是不難的。
2、對家庭、綜合能力甚至顏值要求高
相對來說,金融是對家庭(尤其是經濟條件)、學校、顏值、情商(尤其是溝通交流能力)要求比較高的專業。肯定不絕對,但能混的風生水起的基本上以這類人為主。但是并不是他們因為家庭原因混的很好,只是家庭因素讓他們更容易考入名校,有很好的素質和競爭力,同時也有著比普通人更好的資源。
部分崗位也比較看重證書的, 比如精算和風控等。窮學IT、富搞金融,籠統來說是有道理的,
3、二八定律嚴重
就是貧富分化大,大家只會被極少數頂級公司和核心崗位吸引,比如投行、大券商,以及基金經理、部分量化交易人員,忽視了絕大多數金融民工,比如柜員和拉人頭做業務的,很多人也是拿著幾千塊錢的工資辛苦工作著。
4、金融沒有所謂的一技之長,且靠天吃飯現象嚴重
前面說過金融很考驗家庭、個人綜合能力、顏值等,缺少傳統意義上的技能,比如會計會賬算會看報表、程序員會編程、醫生會看病、律師會打官司。金融業起伏很大,券商在行情好的時候會賺的盆滿缽滿,不然也是慘淡經營,遇到了金融危機更是一片哀嚎。
5、
金融學專業畢業的研究生在薪酬收入方面差距比較大,這跟院校、導師的知名度與影響力,以及自身的能力培養、實踐經驗緊密關聯。其中,融資和資本運作、咨詢服務方面,發展前景更廣些,而且收入也頗豐。月薪少則6000元,多則30000元。如果能進入跨國投行或者埃森哲、麥肯錫等跨國咨詢公司,年薪則大多在20萬左右,福利頗優。
6、
對外貿易人員 、市場營銷人員、基金經理、 證券經紀人、證券業務員、傭金經紀、股票分析師、證券事務代表、董事會秘書、對外貿易人員、經濟預測、分析人員
7、金融學專業畢業生總體上的就業方向有經濟分析預測、對外貿易、市場營銷、管理等,如果能獲得一些資格認證,就業面會更廣,就業層次也更高端,待遇也更好,比如特許金融分析師(CFA)、特許財富管理師(CWM)、基金經理、精算師、證券經紀人、股票分析師等。一般來說,在政府機構工作較穩定,福利較高,但收入水可能并不很高,但不同機構工作內容和待遇差距較大;在金融機構、大中型企業工作競爭壓力大,薪水較高,發展空間較大;高等學校適合熱愛科研工作的學生繼續深造或留校工作,有較好的學習機會和發展空間,工作穩定。該專業適合公務員崗位。
8、包括銀行,保險,期貨,基金,證券,債券等。根據些年發展情況看,銀行業總資產穩步上漲,但增速下行。這或許說明銀行業已經結束了高增長時代,面臨業務轉型的挑戰。而保險、證券和基金行業的資產規模幾年增長較快,因為多層次資本市場逐步完善、人們金融資產配置意識逐漸覺醒。債券市場方面,我國已經連續幾年保持世界第五、亞洲第二的地位,發展勢頭良好。
9、好大學的金融學專業還不錯,一般的學校的金融學專業畢業之后就業形勢很差
10、
金融學專業畢業生中,95%的學生在畢業之前或剛剛畢業時找到工作,4%的學生在畢業1年以后實現就業。按照10分制進行計算,該專業的應屆就業率指數為9.60,與其他專業相比,應屆就業率指數屬于中等偏上。
廣東生態工程職業學院怎么
時間:2023-09-19 06:0:08惠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怎么
時間:2023-09-14 15:0:29廣東創新科技職業學院怎么
時間:2023-09-13 13:0:46湖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時間:2023-09-19 08: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