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報結束后,廣大考生最關注的問題是錄取結果什么時候公布,每個高校的錄取時間并不一樣,但主要集中在每年的七月至八月,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2022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錄取通知書發放時間,一起來看看吧!
2022年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錄取通知書查詢入口:https://www.czimt.edu.cn/
根據往年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錄取通知書發放時間預測,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錄取通知書時間預計在錄取結果公布后的一周,通知書會以EMS快遞的方式郵寄到你預留的地址或者學校。
錄取通知書EMS郵政查詢入口:https://www.ems.com.cn/queryList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省屬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隸屬于江蘇省教育廳。學校創辦于1963年,原名常州市機械職業學校,2002年6月獨立升格,現坐落于常州科教城。
學校始終秉持“知行并進”的校訓精神,堅持“以人為本、崇尚技術、開放共享、追求卓越”辦學理念,堅持“敬業愛生言傳身教”的教風、“謙虛好學嚴謹創新”的學風,根植智能裝備制造產業,推進產教深度融合,致力于培養適應智能制造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學校2010年獲批為國家示范性(骨干)高職院校,2015年通過教育部第二輪人才培養工作評估,2018年獲批為江蘇省高水平高職院校,2019年獲批為高水平高職學校建設單位。
學校占地842畝,建筑面積30多萬平方米,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2000余名,教職工760余名。學校先后獲高職院校育人成效50強、服務貢獻50強、產教融合50強、國際影響力50強,入選《2021中國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服務貢獻典型學校、教師發展指數優秀院校、學生發展指數優秀院校,獲第七屆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優秀學校獎”。時任、、中央胡錦濤,時任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兩院院士路甬祥,時任教育部部長周濟,時任教育部部長陳寶生等領導先后到學校視察。
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強基固本鑄魂育人。學校構建“政治引領、上下貫通、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執行有力”黨建工作機制,黨的領導貫穿辦學治校、教書育人全過程,持續推進“三全育人”改革,構建一體化育人格局。先后申獲全國黨建工作樣板黨支部2個、省標桿院系、特色黨支部2個、全國職業院校校園文化“一校一品”學校、全國機械行業“十三五”政治工作50強、江蘇省高校示范馬克思主義學院,江蘇省文明校園,國防教育特色學校等榮譽稱號。
教學中心地位突出,人才培養成效顯著。學校創新“立德與強技目標合一、學生與員工身份合一、學習與勞動項目合一,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的“三合一、全過程”育訓模式,打造人才培養高地。完善了“以工作任務為中心、以項目課程為主體”的課程模式,構建了“多元主體、雙線運行、三化管理”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變革課堂學習模式、開展立體化學習評價,形成了基于項目學習的高職“全人格”教學模式,教學改革成果豐碩。構建了“三位一體、三定協同、三賽聯動”的專業技能競賽體系,促進學生的專業能力與職業精神有機融合、螺旋提升。學校先后獲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等國家級教學成果獎4項,省級教學成果獎13項;獲國家精品課程6門、省級精品課程30門;“十二五”國家職業教育規劃教材31部、國家精品教材2部、“十三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書目29部、“十三五”江蘇省高等學校重點教材23部;主持國家專業教學資源庫3個,其中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國家教學資源庫通過教育部驗收,機械產品檢測檢驗技術和工業設計等2個專業教學資源庫獲教育部立項。學生先后獲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22項,二等獎17項,三等獎9項;獲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國賽銀獎2項,“挑戰杯-彩虹人生”職業學校創新創效大賽國賽一等獎1項,“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國賽三等獎1項。
產教深度融合賦能,校企協同育人增值。學校圍繞智能制造產業鏈、技術鏈、創新鏈、人才鏈,融合人工智能與先進制造技術,主動對接長三角、江蘇省及常州市智能數控和機器人等重點產業鏈中高端技術與人才需求,共建人工智能與先進制造工業中心和“共享工廠”等產教融合集成平臺;牽頭成立全國機械行業工業機器人職教集團、江蘇模具智造人才培養聯盟等智能制造領域5大職教集團(聯盟);內外聯動,共建智行機器人產業學院、人工智能產業學院等5大產業學院;多點布局,建設高水平“立體化”校企合作基地、企業博士(教授)工作室、大師工作站等產教融合平臺和載體。全面升級“校內智能制造產教園+校外校企合作工作站”內園外站產教合作功能,推進“一群一行業、一專一名企、一師一方案、一生一專項”四維一體產教合作模式與創新實踐,形成“內園外站、四維一體”產教融合常州新模式,建成“人才共育、基地共建、人員互聘、信息共享、協作服務和文化交融”產教融合六大運行機制,全面構筑校企命運共同體。
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師資水平整體提升。學校創新“師德立基、能力固本、激勵助推、引領全國”的教師隊伍建設機制。實施“匠心師德”工程,完善建設體系;實施高端人才引培、“雙師型”教師培養、“高水平團隊”建設等三項建設計劃,分類分級培育工匠型教師;實施以分類管理教師評價綜合改革計劃,創設“1+N”教師評價新模式;創建“4211”教師發展平臺,搭建校際、校行、校企間常態化的教師高端交流學習機制。學校現有國家級“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3個,機械行業智能制造技術(華東)師資培訓基地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全國職業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2個,國家級課程思政教學團隊1個,國家“”教學名師1人,教育部課程思政教學名師6人,教育部職業院校教學(教育)指導委員4人,省優秀教學團隊3個,省職業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2個,省“青藍工程”優秀教學團隊5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9人、優秀青年骨干教師35人,省級教學名師3人,江蘇工匠2人,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省“333工程”培養對象20人,省六大人才高峰資助對象2人,省“領航·揚帆”計劃培養人選2人。
江西工業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時間:2025-05-16 14:0:45牡丹江醫學院江蘇錄取分數
時間:2025-05-16 14:0:47江蘇電子信息職業學院江蘇
時間:2025-05-15 18:0:37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屬于
時間:2025-05-15 12:0:47